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科学知识

中国清北及华东五校,其本科生源质量是否已经超过美国常青藤名校了?

利益相关:某东部985本科在读,准备考美国的PhD。我个人也曾经是对美国的教育质量很向往的,但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至少美国的本科教育是个肥皂泡。 我有好友交换去加州伯克利,(虽然我知道加州伯克利是公立学校,因为政策原因不得不招收很多州内智商不高的学生),回来后表示加州伯克利本科生真是不咋地。这不仅仅是因为高中理科教学难度的差距,伯克利本科生很不勤奋,他们甚至花费很多时间在围观校际体育比赛和开派对上,很多…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8-14 15:27:48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两国教育理念差别造成的视角偏差。来美国的很多PhD会抱怨美国本科生(包括常春藤)太笨:这些题我大二就会了,他们大四还不会。另一方面,不少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给人的印象是:喜欢抱团,不怎么发言,做presentation或者小组讨论时比较沉默,更少主动提问。

    我觉得两种现象都客观存在:美国本科生基础知识比较差;中国本科生不够活跃(并不完全是语言的原因)。所以,有些中国人觉得美国本科生笨是由于从小灌输的理念是:做题牛B等于优秀。而美国人眼里,优秀的评判标准更广泛一些。在这里,Straight A的学霸是优秀,真爱学术经常提出有意义问题的也是优秀, 干好几份兼职养活自己也是优秀, 拿奥运金牌的是优秀, 退学创业的也是优秀......

    当然,如果生源质量仅仅指平均智商的话,C7应该比常春藤高一些。常春藤的录取率大约7-8%,而在中国考C7的比率会小一些(数据纯属印象流,欢迎指正)。而且似乎亚洲人的平均智商比其他人种高一点点,因此就平均智商而言,可能的确会高一点点吧。

    不过,我很赞同楼上某位匿名用户的这段话:
    At the end of the day, 谁比谁聪明没有意义。真正的聪明人,看到的是别人的长处,想的是怎么向人家学习,怎么进入优秀的环境里提高自己。一味要和人比谁聪明,对你自己没有好处。最后评价一个人,要看你做了什么东西,不是看你有多聪明。

    劝题主一句,还是出来看看为好,在一个体系呆久了,很容易就觉得这个体系带给你的评价标准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水平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本科生平均智商那一点微不足道的优势能够抹平的。

    最后,说句良心话,我出来读PhD的几年是我人生变化最大的几年。大概也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吧, 而这也是国内高等教育无法带给我的。祝好~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8-14 14:50:01

    老夫恰巧985和常青藤的学位都有,那么容我来闲扯几句。
    闲扯当然要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山村里有个小孩叫小明。
    小明自幼天赋异禀,智力拔群。颜回闻一知十,小明闻一知1028. 他在私塾里的成绩门门第一,别人请教他学习方法,他说:“我只是把你们学习的时间都用来喝咖啡而已。”
    但是这毫无意义。
    在偏远的山村,他鹤立鸡群、长颈鹿立鸡群,这都毫无意义。
    小明问夫子:弟子自认有经纬之才,不甘一辈子放牛。
    夫子说:放完牛,去把砖搬了。
    小明又问:大丈夫志在天下,岂能偏安一隅?
    夫子说:那你滚去把隔壁的砖也搬了。
    小明再无兴致。功课懒得做,考试随便涂,反正照样第一。夫子脸上挂不住,这里扣清洁分,那里扣步骤分,好不容易把小明扣出了年级前三。

    父母问:缘何无心向学?
    小明说:太简单,懒得做。
    父母大喝一声:碉堡了!吹牛也如此有个性!无论真假,为父岂能容你成为井底之蛙?古有孟母三迁,明日起我们也送你去大城市里的私塾。你若真有本事,去城里再吹牛不迟。
    小明:纳尼?剧本不是这样写的?。。。
    后来小明就屁颠屁颠进城了。。。。
    进城后,小明仍旧门门第一,终得名师赏识。
    名师满腹经纶、教导有方。小明历经多年苦学,终于出任XXX,迎娶XXX,走向XXXX。

    夫子后来问小明:城里与我孰好?
    小明说:城里机会多。
    夫子追问小明:城里与我孰好?
    小明说:城里考试确实不难。
    夫子由衷地高兴道:老夫果然厉害,帐下排不进前三的弟子,去城里还能考第一。呵呵哈哈哈哈。

    ——————————————————
    回到主题。

    如果小明始终没有出山,那么他就是薛定谔的小明。
    他究竟会大杀特杀,还是泯然众人,这些都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人会来观测你,没有人拿城里的标准来衡量你,你无论是长颈鹿、还是长颈龙,这些都毫无意义。你就是村里的小明。
    还有些人也许是小张。小张说,我们村的小明爆了你们,所以我也能爆你们。
    城里人只会说——哦不对,他们什么都不会说。他们不认识你。

    有一位著名的长者,名叫周润发。发哥在华语影坛高山仰止,他为什么还要闯荡好莱坞?好莱坞每年烂片无数,有名无实、无名无实的演员数不胜数,被发哥爆成渣的人多了去了。但是为什么发哥还要战战兢兢、像个新人一样,“闯荡”好莱坞?
    还有一位著名的长者(chang,第二声),名叫姚明。姚明的地位大家都懂,在他之前,天朝篮坛也不乏能人,每一代都有那么几个“亚洲求败”。但他们的知名度比得上姚餐厅么?问他们为何没有去NBA,他们会告诉你:“不知道有这东西。”

    世上就是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东西,叫做平台。
    如果你在平台外面,无论多么优秀,别人都未必看得到你。
    但当你站上平台,举目四顾,到时候你才可以说,哼哼,不过如此。到时候人们也自然会说,少侠你好,少侠这厢有礼了。

    题主的关注点,还停留在名校的学生“可能”不如你,却忘了名校能够带给你什么。
    小明能够爆城里的孩子,小明就不需要进城了吗?进城前和进城后的小明,难道是同一个小明吗?
    当天朝的青年才俊们,以为择校的意义在于“排名”,以为人才的差异在于“胜负”,那么就已经输了。
    你要明白,只有弱势的一方才会这样思考:凭什么说我不如你,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
    果然有很多人孜孜不倦的问我,到底哪边的学生更好?
    那么你们不妨告诉我,你们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
    人才的样式本就千变万化,执着于“A是否比B更好?”,这种问题实在格局太小。
    ——而且讨论起来还很累。

    不如简化为两个更简单的观点:
    第一,不必妄自菲薄。
    保守的保证,抛开语言问题,你抓一个985的扔到哈佛去,不至于差到毕不了业;你抓一个哈佛的扔到985,也不见得一定拔尖。
    第二,也不要坐井观天。
    人才的价值,本就是外部因素赋予的。你说我不在乎外部,那恐怕别人也不在乎你的灵魂。
    说到这份上,若你还觉得本文答非所问的,那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了。

    ——————————————
    有人肯定会说,山里有山里的好处,在山里也能成就一番大业。
    说的没错。当两个平台的高度接近之时,自然不用出山。
    那么山里的平台到底有多高,这就见仁见智了。

    小明隔壁就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单姓一个马字,和常山赵子龙同名。
    马老板常居深山,却干出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事业。城里人纷纷说,山里好,山里妙,山里的经济呱呱叫。
    自带干粮的夫子说:小明你看,做大事不一定非要进城,你看马老板多么了不起?
    小明问:马老板为什么了不起?
    夫子说:因为城里人也说他了不起。

    —— 丙等星.com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权微信号:丙等星(bingdengxing)、在美国(laimeiguoba) 转载。
    其余转载请联系本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

    还有什么想聊的,欢迎来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