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
-
| 2017-08-11 11:45:02 广告
题主你好,我是一名普通的科技教育创业者,关注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说说自己浅薄的看法与你交流。
不管是之前的做中学还是现在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说到底都是一个名字,难听点就是一个噱头而已。包装这高科技的外衣,然而内容的滞后和教育核心的匮乏让人觉得可笑不已。
我很赞同您的疑问,我也有过这样的思考和担忧。
如今的我们就像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一样,为国外传来的每一个新鲜事物而振奋不已,不管是披头士还是变形金刚。就好像刚刚长大走出家门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地新鲜。
我们在盲目地学习外国的东西。
当然这样的理念固然是好的,但是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国情,适合我们的孩子们,这却是个很少有人思考的问题。
国外开展创客或者STEAM是因为国外自身的KIDS阶段教育做的很好,如我们熟知蒙氏教育等,幼儿园阶段就有大量的动手的过程,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基础。而国内孩子们知识水平不低但是动手能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当然,现在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
我们就像是正在掰棒子的狗熊,拣一个丢一个,假若我们能抱着一个理念深深贯彻下去,效果可能都会更好。
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教育是一个长周期的工作,不能三年一变,五年一改。
现在的创客推广对于提高孩子的能力是有好处的。但是真心希望能够扎扎实实做到实处,而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不是满眼只有金钱和乌纱。
——————————————————————
看到有新增的问题,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毕竟自己做一行也已经近两年见证了创客教育的遍地开花,也见了不少业界大牛。谨在此抛砖引玉吧~
问题3 :关于创客教育究竟对不对这一个疑问,确实也是创客教育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相当多的一线老师比如谢作如老师、飞鱼老师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甚至认为创客教育不应该有所谓的课程体系,因为创客不仅仅是一类人,更加是一种社会文化,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来看,要怎么教育才能有社会文化呢?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老师,尤其是体制内的教师更认识要教育要有体系,因为我们要谈教育就一定要落地,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的课程,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课程应当是有体系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倾向于后者,就是课程应当是有体系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从我个人的教育哲学的角度思考,我又认同题主的看法。即这个世界本应该就只有一种教育,而不是在这种教育前面加上一个限制词,不论是创客、还是科技、还是机器人……冠以限制词的教育,反而看起来更像是技术培训一般。 所以,我的看法是,不要纠结这些问题。作为实践者,我们只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把这件事做好,并且坚信能够给学生带来收获和概念,就足够了。等到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成功经验,再来反思这种提法,那时候恐怕我们才更有发言权。
问题4:政府创业园中的创客空间都归为社会上的吧,还有各种园区的比如我所在中关村附近就有的北京创客空间,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孵化器,提供优质企业孵化的。高校的创客空间,我知道北京的一些比如清华、北理工等,是最像国外高校的创客空间的,基本就是两个作用1是实践基地2是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利用工具技术,以社团形式为依托开展创新,做很多产品,后续如果有好的创业项目就直接进高校自己的孵化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职业院校都在做,慧科在这个领域动作不断。不过我看现在高校创客空间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创新基地的作用。中小学的创客空间更不要说了,用起来的十不足一,基本都是样子工程摆设,经费要花出去,国家有方向,领导要政绩。经过前两年的疯狂采购设备后,今年慢慢要向课程和软件服务方面偏重了。不论如何,现在的条件基础都具备了,就看校内校外的老师们如何从制度上和资源上满足学生们对于创客的需求和渴望吧。本问答由匿名提供
-
| 2017-08-11 11:14:10 广告
潜水百姓知道,本想一直无名小卒,真心谢邀了。
关注这块内容,纯国产的创客空间好多地方在炒,但实地考察深圳那边做的挺好的。这个想想也明白。
2016.6.2更新
—————————————————我是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僧,翻了翻百姓知道对于信息化教育这块儿的内容真是少之又少啊~~~也是,教育一直是难啃的肉。
好,回归话题,我就以国内外STEM对比角度来讲讲我的一点浅见好啦。
国内的无论是STEM还是创客,正如以上上面一些教育行业者所言,鱼龙混杂,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支撑,好多都是卖弄概念胡乱闹闹。更重要的是,高考指挥棒,让我觉得信息化教育前途坎坷,心生悲哀。
让我们来看看STEM的起源:美国。
作为科技和创新强国,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STEM教育了;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对STEM教育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因为是舶来品的关系,多数人对此还是陌生的。另外,如果了解美国STEM教育的历史,其实他们是从高校转移和承接到基础教育的;而在中国要想发展STEM,高校那一块是缺位的,导致相关的课程和师资一直很匮乏——懂教育的未必懂科学,而搞科技的不一定能教学。
另外创客(Maker)现在所处的尴尬地位也是“有了帽子,没有内涵”。很多的课程内容都还只是停留在如何单纯地去做一样东西出来。做东西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教育缺乏素养的支撑和内涵的延展,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只能是“自娱自乐”而已。“真正接受过正统STEM教育的人,像我的师兄师姐,现在全都在国外最顶尖的科学实验室和公司里,而这也正是我们国家最稀缺和最迫切需要的人才;另外,这一批人(通过竞赛,然后受益于国家高考制),这是另一个特点,因为它们受到国内体制教育的影响较小,也都没有参加过高考。”——现在在国内搞STEM的张逸中如是说。
看到这个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大的方向就是国家体制教育的问题。
从这个大方向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以窥探我国的信息化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大多数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于一味追求成绩,成绩说话,教育观念较为陈腐,那么不易创建出宽松的思考动手空间,将会让我国的学生容易停留于高强的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大拉后腿。
- 社会的价值观念:美国一个14岁孩子做出了核反应堆;在国外,很早就有人在研究虚拟现实VR/AR技术了;也有在研究癌症方面的,这些可都是高中生而已。难道这说明国外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就是聪明吗?不是!最根本的差异就是他们会想“我做这件事,以后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也是他们给我的最大启发。而不是像国内最近盛行的浮躁氛围,那种很空的纯粹功利主义想法,为了升学,参加一些高端高深的竞赛,为了眼前的那几年而已。
- 社会大环境:其实跟第二个方面紧密相关,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把科研创新、教育教学、产业转化这条路走通,即“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因此社会大环境也是STEM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拿美国来说,之所以重视STEM教育,源于“2061计划”,因为他们认识到人才和创新是美国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更强调学生跨学科整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STEM教育已经相对成熟,有一套科学、技术有效推动工程进步、工业发展,最终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竞争力的道路。而反观我国,却只有政策性文件,鲜有实实在在拿出来的计划。有句话我觉得说的挺对的:科学教育的发展、社会创新的进步,正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整体塑造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成熟机制培育和支持下的产物。
本问答由匿名提供
- 家庭教育:大多数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于一味追求成绩,成绩说话,教育观念较为陈腐,那么不易创建出宽松的思考动手空间,将会让我国的学生容易停留于高强的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大拉后腿。
更多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热线是多少
- 15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74
- 3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热线是多少
- 56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热线是多少
- 89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热线是多少?
- 23
- 3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客服是什么?
- 29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11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62
- 3
- 汇付天下pos机24小时热线电话是什么?
- 76
- 3
- 开店宝pos机全国客服服务售后热线号码
- 6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