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古玩藏品

「没有情绪」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吗?

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的时候,反而不会觉得难过、绝望,而是体会不到自己有什么情绪,有时候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愿干,有时候甚至能像个机器人一样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之后要睡个很深的回笼觉才能恢复过来…… 这种特别无力,感受不到任何情绪的反应,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吗?长期使用会有什么危害吗?

2 个回答

  • 罗林 | 2017-10-17 10:38:46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属于平时人们所说的自我保护,有些时候一些太过激烈的情绪超过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我们通过一种手段将这种情绪隔离了起来,“假装”自己感受不到这样的情绪,这种防御机制就叫做情感隔离。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感隔离,比如当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表现地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难过。


    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是有得有失的,它的直接好处是可以在绝望和灾难中防止一个人崩溃。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这种防御机制,就可能会影响到平时的生活。因为虽然情感隔离让人暂时告别了激烈的负面情绪,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其实都压抑在人的潜意识中,长久的压抑,得不到宣泄的机会的话,仍然会有崩溃或者更严重的情况产生,甚至有可能导致抑郁症。


    当一个人长期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时,也会感到很苦恼,会发现自己突然没有了情感,犹如一具行尸走肉,生活有再大的波澜似乎也与自己无关,曾经那种面对惊喜而鲜活的感觉,那种对待朋友爱恨情仇的体验,突然就消失了,这就是此类防御机制对现实生活的人生体验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你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就需要对于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是不是最近积累的压力太大了,太过沉重了。如果有压力,就需要即使地释放压力,解决眼前的困难处境,在压力处理之后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


    产生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面对太过沉重的压力,而一时半会又没办法处理好,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便导致了“没有情绪”的状态。当然,短期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通过压力的释放以及自我情绪调节可以减轻这样的症状。


    需要申明的一点是,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正常的,每个人面对过度的压力时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情感状态。只是如果长期压抑负面情绪,甚至习惯性地逃避情感体验时,就有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功能。

    本问答由罗林提供

  • 罗林 | 2017-10-17 10:38:28

    谢谢 @刘柯 邀请!


    一开始,你使用“最后一根稻草”的比喻,我能感觉到你经历过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到最后反而湮没了你的情绪。你觉得自己不再会难过,不再会绝望了。你觉得自己像机器人一样没有情感,只是身体上和心理上有深深的疲惫感。没有情绪成了你唯一的情绪。


    我觉得这不意味着你没有情绪,只是你把情绪用一种方式隔离了。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就叫情感隔离。我们依旧貌似正常的行动,只是不再注意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一点点变得麻木,缺乏任何新的希望和憧憬,当然也不会变得更加痛苦。视而不见的情感并不等于不存在,偶尔的闪回会让我们焦灼不安。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在黑暗处慢慢地衰败,悄悄地腐坏。我们也就像被关入了一个小铁屋里,默默地窒息下去,静静地麻醉下去。


    这样的意象,在一个人的文学创作中曾充分地体现。他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他曾经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些曾经忘却的梦,代表着鲁迅曾经的希望。他出入一倍高的当铺换钱给父亲买药,希望病重的父亲能快快好起来,衰败的家族能够重新振兴。然而“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自己也逃离了倍感屈辱的故乡。他进学堂留学日本学医,重新做起治病救人的梦,可民族屈辱感让他无力承受。他做起文艺运动改造国民精神的梦,只是世人的冷漠让他感到更多寂寞。


    家庭衰败的创伤,梦想破灭的无力,让鲁迅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他使用各种方法去麻醉自己的灵魂。他曾经大量购买阅读佛经,1914年曾买了一百三四十种。他曾经花大量精力去搜集抄写古碑,因为古碑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这样的方法用他的话说,“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鲁迅曾用一个比喻表达自己的心态:“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采用情感隔离的方式,可以让他免除悲哀和苦楚。“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野草.希望》)只是这样应对创伤的方式,并不能让鲁迅获得完整的自己。他终究在朋友的劝说下,半被动半主动地拿起了笔,开始了自己新小说的创作。


    “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在小说集《呐喊》中,他描述自己记忆中的家乡——鲁镇。他的笔中的凡人的家静静地淹没:有热闹的快乐,孩子们喜欢舞台,有风言风语、醉生梦死的咸亨酒店,有试图维护自尊的落魄夫子,有宽厚而麻木的朴实农民。鲁迅创作的白话小说,既是对记忆深处的搜索,也是对压抑情绪的表达。用小说文学的方式,他重新拥抱了自己的过去,也赋予它更多更重要的意义。这种自我的表达和重新建构,其力量无疑是麻木和忘却无法比的。


    情绪是我们内心真实的信号,但有时候我们无法承受这种信号。回避和防御可能会让情绪暂时远离,但也意味着扭曲情绪背后真实的自己。心理咨询师Greenberg把情绪分为原始情绪(primary emotion)和次生情绪(secondary emotion)。原始情绪是人们对环境第一时间的原始反应,引发不适的原始情绪会被操作转化为次生情绪。比如,个体的原始情绪是耻辱,可能表现为抑郁无助,有人显得怒不可遏,可能是掩饰内心的伤痕。心理咨询师试图做到的,就是从表面的次生情绪中挖掘真实的原始情绪,并从原始情绪中发现自我的核心需求。理解与呵护这些核心需求,正是疗愈内心创伤的关键。


    我们需要情绪,特别是具有适应性的真实情绪。比如,我们经历丧失时会悲伤,我们遭到侵犯时会愤怒,我们遇到创伤时会有受伤的感觉。悲伤有助于我们哀悼,最终接纳丧失继续向前。愤怒有助于维持正常自尊,并为自己划定安全边界。创伤后充分表达受伤的情感,可以培养我们的自我同情,有助于获得适当的社会支持。适当情绪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孤独脆弱,更好接纳自己提高生活的柔韧性。从伪装的情绪中发现真实的情绪,从真实的情绪中发现自我的需要,这是走向自我完善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欢迎认可的朋友点赞!

    本问答由罗林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