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
-
| 2017-08-03 08:13:05 广告
废丞相职,表明在刘禅眼中没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杀李邈,表明刘禅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诸葛亮;大力提拔诸葛瞻,表明后主心里一直有武侯的位置,还把女儿嫁给诸葛瞻了;最终同意立庙,400年大汉王朝首例。说刘禅不尊重诸葛亮?开什么玩笑。没有刘禅这么保全武侯的名节,武侯能不能有千百年的待遇还不一定。
话说武侯真的不亏了,先主一直保护他的地位,后主一直成全他的名声,邓艾打来,刘备的子孙基本都投降,武侯的子孙以死成全父亲的满门忠烈,人到这个份儿上,还能要啥?
本问答由李杰提供
-
| 2017-08-03 08:04:18 广告
本来这种根本没个答案的题我真是不想答的,但看到某个网文竟然拿了200多赞,我不出手是不行了。不过我依然不是来答题的,是来撕逼的。
首先,是刘备的继承人问题。
你也知道刘封是义子。
刘备亲生儿子里面,长子是刘禅,继位时年16岁。刘理约215年生,刘禅继位时年8岁。刘永生年不详,但不会大过刘禅去。长子尚且如此年幼,幼子没什么可能体现出突出的特质,取代长子的继承者地位。而刘禅当然并非白痴弱智,一个正常人,因长子的地位继位,如是而已。
其次,是这段话。然而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吴蜀联盟重修旧好。“凉州诸国王各遣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人诣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史料是: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也就是说,当时国家的管理者,是诸葛亮。以上功绩,都是执政的诸葛亮所为,跟刘禅没几毛钱关系。甚至,任用诸葛亮的功劳,也得记在刘备头上。
至于跟关张两家结亲,国家上层之间的姻亲关系很值得提么?随便举个栗子,陆议的夫人跟孙权什么关系来着?
夏侯霸那事,三国中跟人才拉关系的也多了去了。再随便举个例子,三顾茅庐不比这个高到哪里去了?
然后是所谓的。。。嗯。。。“谋略”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们意见如何,要啥给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
诸葛亮北伐,是季汉朝廷的基本国策,对这一点,史书上并没记载有人明确反对。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刘禅对北伐有所不满。在诸葛亮死后,蒋琬仍然筹划过水路出兵进攻魏国,但最后没能成行。费祎主政期间,姜维也曾多次小规模进攻,只是费祎认为能力不如诸葛亮,因此并未发动大规模进攻。费祎死后,姜维搞出来不少大动作,此时按说已经“大权在握”的刘禅,如果真的对北伐不满,完全是有能力制止的。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2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侫。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
不好意思,蜀地人民“面有菜色”,恰好发生在刘禅主政的这段时间内。如果黄皓只算个小奸的话,确实没什么大奸大恶之人,但与诸葛亮主政时期还是相去甚远。我没看出刘禅为政多受百姓欢迎,也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持这一观点。季汉后期,蜀中百姓自发为诸葛亮祭祀者极多,这种对前主政者的追思,恐怕不太能支持这一观点。至于想改写历史,多的不说,季汉作为一个军阀起家的政权,几乎没有可能获得比河内司马氏更多的氏族支持。单凭这一点,改变历史只是一个笑话。
而且我一点也没看出来,这跟谋略有什么关系呢?
李严对诸葛亮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廖立对诸葛亮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袵矣。”
至于魏延和诸葛的矛盾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叫个鸟蛋的不满诸葛亮专权啊?
另外,关于“后主之贤,於是乎不可及”这句话,我搜了半天,也没查到裴松之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至少我能确定的是,《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是没有的。在百度百科中,倒是找到这么一句话。周寿昌:“五丈原头大星夜陨,至千载下犹有余恫。廖元俭、李正方俱为武侯贬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无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对李邈同志的评价完全负面,这句话也只是说后主做了该做的事,避免了魏征、张居正的祸事,完全没有弄出一个大新闻的意思。除这些外,对拂逆他意愿的臣下,刘禅也能容得下。对董允不同意他增加后宫妃嫔数量的要求,刘禅此后不仅再也没有提起过,而且还对董允委以重任,充分信赖。
后主对董允的怨气从来也没有放下过。董允传后的陈祇传就有自祇之有宠,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皓构间浸润故耳。
董允是诸葛亮安排在刘禅身边的大管家,且操行一向端正,基本是动不得的。但对这位总是管着他的人,刘禅的怨恨是日益加深的。
啊哈,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乐不思蜀环节了。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同时代的几位皇帝的下场。
汉孝愍皇帝:退位后得山阳公爵位,死后追谥。刘协同志可是正经想过干掉曹操的。
魏帝曹奂:退位后得陈留王爵位。司马家跟曹家已经撕破脸了,弑君都做了,对退位的皇帝仍然保留了他的爵位。
吴帝孙皓:得归命侯爵位。这位大爷投降后还正经跟司马炎对喷了一下,最后也没怎么样。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汉末三国时代,对失去政治能量的皇帝还是非常宽容的。毕竟,杀了,也就是杀个废人。留着,还能博个好名声。脱离了他们原来的土地,他们即使有谋反的心,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进一步得出结论,即使没有乐不思蜀,刘禅也不会因此危及生命。
所以,说这是大智慧,呵呵。
他的韬晦能力跟刘备比?刘备那是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的人物,寄人篱下多次,始终能游刃有余于其间,终能在夹缝中取得基业。刘禅投降后一介废人,拿什么去跟刘备比呢?
最后,对刘禅的评价,我认为陈寿的评是最好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愍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俞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年而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本问答由李杰提供
更多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热线是多少
- 15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74
- 3
- 宁波医疗器械公司注册找哪家?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代办找谁?
- 49
- 3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热线是多少
- 56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热线是多少
- 89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热线是多少?
- 23
- 3
- 汇付天下pos机售后客服是什么?
- 29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11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62
- 3
- 汇付天下pos机24小时热线电话是什么?
- 7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