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科学知识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何实现自我增值?

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职场菜鸟,我感觉自己已经湮没在这大城市的浪潮中,更是因为过惯了这种类似于复制的生活,而感觉自己彻底变成了工作的傀儡,失去了生活的斗志。虽然明白自己每天挤着人满为患的公交,忍受着一个人在大城市漂泊的孤独,不应该就此停滞和倦怠,否则所有的付出都失去意义! 我感觉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许许多多奋斗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共同的烦恼。实现自我的增值,从而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

2 个回答

  • 凌波V步 | 2017-07-27 15:08:04

    忽然看到了以往那个迷茫的自己。。作为一个漂泊在一线城市的女青年,我只想说几句话……
    (1)初入职场的那一年,学历不高,没工作经验,面试的时候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份编辑助理的工作,帮忙整理一些刊物还有排版什么的。知道没前途就瞎混着,每天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反正就当混口饭吃。过年回家的时候被问到工作的事情,才感觉到特别的羞愧和自卑,然后就是家里开始各种劝我回去,女孩子不需要那么拼这种话各种洗脑。当时也不知自己怎么可以这么一根筋地坚持,所以年后还是溜回了广州,不过当时回来之后我的想法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死命令,要么在外面混得精彩,要么滚回家喝热汤。我知道自己这样的学历在短时间内肯定很难找到好的工作,但我必须给自己确定好一个目标,我必须让自己不断地进步,才有可能说去到达一个新的高度。看书是我最开始能想到的方法,开始是很杂乱的看,名著或者文案技巧类的书籍各种看,开始看没几页就犯困,后来就逼着自己看,规定看到多少页才准许自己上床睡觉,然后写日记写心情写段子(因为我想从事文案编辑方面的工作),保证了输出和输入的一个对等。有一段时间就是没看书,发现自己真的写不出东西,一点灵感都没有,脑子特别钝。
    (3)强迫自己去感受艺术,就算不懂也要去感受,因为特别能开阔你的思维,而且有一些东西真的是可以抵达灵魂深处。那个时候一听说有什么画展我就奔着去,晚上还会去歌剧厅听音乐会。那段时间这些门票也花费了我不少钱,但是很值得,那是完全不同于流行歌曲的调调,一开始听不懂会很好奇旁边的人怎么那么痴迷,但是后来渐渐地,就能感受到音乐对心灵的那种抨击,发觉音乐有时候比文字更能荡涤一个人的灵魂,真的是听到会热泪盈眶的那种。
    (4)后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公司从事文案编辑的工作,当时还是把很多平时写的小文章和小段子打印出来给面试官看,面试通过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回报。不过后来我发现一个人,除了内在的增值,外在的增值也特别的重要。外在的增值主要包括在装扮和个人声誉上。原来是在小公司,所以大家都穿得很随意,然后也都不化妆,有的甚至是拖鞋上阵。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外在的装扮决定着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那句话:如果你的外表不够精致,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高贵美好的内心?换做你,你也不会,外在的美好是别人愿意了解你的开始。
    (5)于是我狠心去品牌店给自己买了三套衣服,然后鞋子什么的也都换成了精致的皮高跟。还买了化妆品,开始不会化就在网上看各种视频学,开始化得比不化还丑,自己对着镜子都笑出泪来,后来越来越好了,就开始敢上班的时候化,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的腰板都直了许多,一个人自信起来真的会更美,真的,是真的!然后一直养成了化淡妆的习惯,护肤品也没少买,因为整天对着电脑,辐射特别大。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装扮开始,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这么美,然后桃花运什么的也随之而来,开始变成了“女为悦己者容”,这也成了我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种动力。
    (6)接下来就是个人名誉的提高,如果说美好的外在是别人决心靠近你的第一步,那么好的声誉就是坚定了他们走向你的决心。怎样去做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首先你必须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的人,所以这又跟前面我提到的看书欣赏音乐剧有很大的关系,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丰富自己的灵魂。当然在为人处事上的高情商,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职场,你要打好这场战役,真心是要花点心思的。随意在职场暴露自己的情绪,无异于是死路一条,我不是想告诉你职场有多黑暗,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但没人有义务去忍受你的脾气,这是真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而像背后嚼舌根这种事情,迟早是会惹祸上身的,不怕死的介意去看一下《驴是怎么死的》……你就知道谣言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7)个人名誉除了跟为人处事有关外,还取决于你的工作成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最直观的就是你的能力,高情商且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能吃香~一个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够强的工作能力,虽然这东西说起来有点扯,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这两大因素决定了老板给不给你升职加薪。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提升,你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在某一些方面的能力,坚持21天,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它就会化作你身体的一种能量。

    最后,混迹职场的这几年,我也习惯去借助于一些外力,利用一些工具,像(mono——涨姿势软件、189邮箱——办公软件、keep——健身软件、挖财——理财软件)纯粹良心推荐,不喜欢的可以直接无视。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增值方式,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薄弱的地方。只想说看清你想要的,然后狂奔而去吧少年!青春不需要安稳,朝九晚五你仍然能把生活过得更好更精彩~~

    本问答由凌波V步提供

  • 凌波V步 | 2017-07-27 14:47:53

    谢邀。在百姓知道答题不多,一个关于面试的小建议居然有1K+的赞,受宠若惊。

    这个问题的邀请几天前就看到了,好几次坐在电脑前想要回答,却每每下笔千言,一删到底。今天得空,准备好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好,下面进入正题。


    题主你对自己的描述是“初入职场的职场菜鸟”,这样的形容太过于笼统,而你问的问题,又几乎是每一个初入职场打拼的年轻人都无法回避的。

    所以,这个话题会吸引很多鸡汤类的回答,营养可口,却虚不受补。

    想在百姓知道获得真正切实可行的建议或者帮助,起码你应该在问题中,更加详细地描述你和你现在的境况,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l 你的年龄、性别,以及性格的一个概括性描述;

    l 你的学历、专业、毕业院校等教育背景方面的信息;

    l 你所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岗位对你个人能力的要求是哪些;

    l 你现在就职的企业性质,私企,国营,混合,还是外企,或者是一个创业团队,等等;

    l 你所处的行业信息,金融业,IT,公务员,制造业,服务业,大类下面还有很多小类;

    l 你所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何,尤其是和你息息相关的薪酬制度,还有晋升通道。

    如果能把上述资料补齐,我想百姓知道上的答案才能有针对性,对于你目前困境的解决,才更多实际意义。

    鉴于你给的资料实在太少,我也只好随大流,给你灌一点点鸡汤,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和其他同样关注这个问题的知友。

    新人在职场肯定是从打杂开始干起,关于精细化打杂,打杂打出一片天空的正能量案例微信公众号上面多的是,我说的倒不是这个。

    有一天给你一个Excel的任务,你看了一眼,就是无数机械的计算、汇总、做台账,繁琐、简单,似乎看不到技术含量。作为职场新人,你肯定不会抱怨把这些杂货交给你,相反,你也愿意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好。

    那么,怎么样的完成,才能拿高分呢?

    菜鸟版:老老实实按照上级和同事教的那样,一个个录入数据,一行行汇总计算,在一遍遍把每个表的数据进行汇总,最终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地整理出一份和之前其他同事都一样的报表出来。这样的过程来上一两次,你还可以凭着刚入职场的新鲜感去努力完成,如果每月来那么一次,时间久了,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菜鸟升级版:你在大学期间也曾接触过Excel,知道有很多函数可以简化工作,可能最开始你会用sum()、if()等等基本函数,有了这些函数你的工作效率果然快了不少,食髓知味,你开始去学习更多实用的函数,当有一天你完全掌握了vlookup(),对于职场新人,你的Excel基本功算入门了。有了函数的帮忙,你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差错率也明显减少,来自工作的成就感,和感受到自己进步带来的喜悦,会冲淡工作的枯燥性。

    进阶版:尝到了Excel功能的甜头后,你买了一些教程,想系统性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那一段时间,你沉浸在Excel的世界中,你好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原来在简单的数据和数据之间,还有这样神乎其神的处理办法。那段时间,你了解了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区别,你会用定位功能和Ctrl+Enter一键搞定整张表的重复输入,你形成了“原始数据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报表”的一账三表工作习惯,经你手办的数据,准确、高效,领导想要查询什么分析什么的时候,你分分钟生成折线图柱状图圆饼图砸过去,你俨然是个高手了,那么,一些部门决策的事情需要你的参与,需要你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那就是高手应有的待遇了。

    进阶升级版:你对Excel的熟练已经随着兴趣蔓延到了整个office系列的软件上,用Excel高效地处理完部门的各项重要数据和指标后,通过你自制的模板一键生成了一份Word版的报告,在你和部门科长的共同编辑下,这份Word包含了最新最详尽的部门数据,你和科长两人对于业务趋势的分析内容和工作建议,以及存在问题的初步方案,两人确认无误后导出PDF。领导也已经习惯了每个周一全公司例会之前打开邮箱查看你发来的PDF,如果领导需要发言,和PDF一起的,还有一份你精心准备的、带讲稿大纲的PPT。领导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快速的浏览这些内容,他从不担心你会遗漏什么重要数据,应该你已经摸清领导的习惯,重要的内容都在最显眼的位置。

    高手版:你对精细化和智能化工作的执念已经快要走火入魔了,你觉得每次都要整理Excel、Word、PPT太麻烦了,你想毕其功于一役。这个时候,你找到了VB,学VB绝对不是一日之功,但好在你在巨大的热情激励下,居然真的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折腾出了一整套的VB程序。每天下班前半个小时,你运行了这个VB程序,啪啪啪录入几个关键数据,砰地敲下回车,就看见电脑硬盘灯哔哔闪个不停,然后在几个指定文件夹内,所有要发给领导的资料已经自动生成了,你自信地扫了几眼,关上电脑,扬长而去,留下一办公室的新人还在埋头苦干。


    高手进阶版:在你的主导下,公司给你单独划分了一部分的服务器资源,通过开发,你把原先需要手工处理的大量数据工作,都整合到了一套ERP系统之中,你已经很少需要打开Excel了,所有基层人员只要在他们各自电脑的Web端登入,录入最原始的业务数据,服务器会根据你的设计去汇总分析,生成的报表也会自动地发送到你和其他几万相关领导的邮箱里,甚至手机上。因为这整个工作流程的雏形,是你在刚入职场时用Excel一步一步弄出来的,所以你对每个流程的批处理都非常熟悉,有了实践的经验,系统的运行非常顺畅,整个公司都能从这套系统中受益。


    案例讲完了。这个案例的原型,他刚入职的时候只是一个行政助理,帮忙这里一下堆积如山的纸质劳动合同台账,最终是否在部门里留用,当时领导的批语是“待定”。就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他成为了这家银行ERP系统的主设计师和负责人,并且掌管了全行的招聘事务。

    由于你只是一个新人,所以上级只把最简单的Excel工作交给你,只要你会用电脑,你就可以慢慢敲键盘把数字一个个录入。作为领导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先从最简单的做起,等你胜任了,再慢慢增加难度,再胜任,再加压,当你达到你所能胜任工作的极限时,也就达到了你最胜任的工作了。

    恩,这个在管理心理学上,叫做彼得原理。


    通常职场新人都是无意识地在彼得原理的作用下成长为职场老人的,不同的是,有人成了精英,有人成了老油条。


    那么第一个结论就是,当你想要谋求自己的增值时,必然要先对自己进行充值。问一问自己,是否把工作做到了极致,真的已经榨干了你的能力和才华,丝毫没有改进的余地了吗?


    会产生对自己的迷惘情绪,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不在于工作的那8-10个小时,而是来自下班后你如何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

    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来算,5点半~6点半左右是下班时间,那么当你觉得了吃喝拉撒的生理问题以后,8点一直到你睡觉的这段时间里,你是如何度过的?

    学英语?学会计?学管理?学心理学?还是学业务技术?这些都是选择,无可厚非。但是说实话,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加上现在这个信息爆发、社交网络发达的时代,能静下心搞这些的真的不多,@Justin Lee的回答第一段就给了很好的解释。除此之外,你其实没必要活的这么累,不一定要这么逼自己才能出人头地,或者说对得起自己的青春。

    何不约个好友出去喝点小酒小茶,随意聊聊发生的事。

    何不找个心仪的姑娘搭搭讪,天南地北聊一些你的见闻。

    何不穿上一身球服,跑到社区的球场结识几个新的球友。

    何不来一局开了录像的LOL,在赛后回放一段,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

    何不坐在沙发上和父母看看无聊的肥皂剧,和假惺惺的真人秀节目。

    何不下载一部盗版的网络小说,捧着手机看上一个晚上。

    一句话,何不让自己过一段张弛有度的岁月,非要逼着自己学自己并不喜欢、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幻想着有一天大展身手一飞冲天的额外技能?

    说实话,现在的企业分工明确,分化清晰,大部分的事情都有专人会负责,真的轮不到有一天你来当救世主。

    我曾看过一个YY文,主角虽然只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但非常刻苦学习英语。后面的剧情如大家所想,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主角路过办公室门前,听见里面电话铃声持续不断,主角犹豫再三后还是接起了电话,然后里面一顿屋里哇啦的鸟语,但主角凭借精湛的外语造诣,成功为公司化解了一次国外大客户的危机事件。第二天老外特意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并询问昨晚接电话的是谁,然后又是一个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的童话故事。

    醒醒吧,这事也就小说里写写。

    我说的张弛有度,首先你要时刻思考你自己的工作,你真的做好了吗,你是否尽职尽责,你是否再不停尝试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效率。同时,属于你自己的自由时间,你过得有没有让自己觉得开心?你用这些时间有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吗?

    本问答由凌波V步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