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动漫

现在的高中化学都教些什么内容?跟十年或者二十年前比是难了还是简单了?

想邀请小豆老师回答?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7-26 09:24:04

    感谢邀请,第一次发挥自己的专长回答问题。
    作为江苏省化学教育半新的菜鸟教师一枚,带过小高考班级,来说说我这两年的感受。
    我们这边的学生高一化学一年学完苏教版必修一,二两本书(部分地区选用人教版教材,我在念书的时候使用的就是人教版的化学教材,在这里我想吐槽一下苏教版的教材,内容相对于人教版不成体系,学生如果想课后自学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教学要求就比较高了)两本教材内容也比较基础,从认识物质,非金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到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最后加一点有机化学基础。高一一年重在给学生打好基础吧。
    高二选科以后,没有选择化学的学生,他们的化学就要参加高二下学期的小高考,我带的就是参加化学小高考的两个班级,这部分学生学习选修一(化学与生活)这部分内容很简单,跟生活联系比较大。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个人感觉比十年前简单了,我是2010年参加高考,不到十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7-26 08:58:41

    谢邀。如果邀请老师回答,那可能不太合适,毕竟我还是学生。(早已被当成化学老师了……)

    说一说我学高中化学是怎么学的吧。
    某年6月27日的一个早上,我们昨天刚考完中考(北京中考晚),北京某某教育的一个电话就把我第二天睡懒觉的美梦给葬送了。第二天参加考试,为数理化自主招生班做准备,后来我们三四百号初三小朋友就一脸懵逼地去考试了,然后就开始了非常苦逼的高中化学之路。
    我们课外班是这样规划的(含部分竞赛内容):
    准高一(就是上高中之前的暑假):必修一
    高一上:选修一复习,选修四大部分,选修三部分
    寒假:选修四小部分,选修五小部分(有点忘了)
    高一下:选修五大部分,选修一
    高二,高三:复习,复习,复习……
    是的,高一下期末考试前要讲完所有知识点,换言之,100分的高考化学,你应该至少可以考个70-80了(试卷难度不同)。
    开始准高一上课时还是老师带着讲,带着练的。
    高一上以后就是: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大家先自己看十分钟。
    十分钟以后……
    老师: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我来讲讲重点和难点,不懂的一会儿举手问。……
    二十分钟以后……
    老师:好了,第X章的前两节已经讲完了,第X章还剩一节比较简单,课后自己学,开始做题。
    ……
    (大家一脸懵逼地做高考题和竞赛题,高一上开始时被虐得各种惨,每次考试能及格就很不错了,但到了期中以后基本上就适应了……)
    我的选修四是在中考完两个月(8月底)左右自学完的,每天自学三个小时左右,大概两周就差不多了。相比算圆锥曲线的日子,简直是……
    所以,高中化学真的比较简单。
    至少在化学竞赛面前,高考化学什么都不算。
    举个例子,课外班上做期末考试必修二的试卷给的时间均不超过30分钟,大家基本上轻松上95(满分100)。

    难度嘛,感觉应该升了,毕竟有机物都是数以万计地递增,曾经有一道有机推断大题的物质是氧氮杂(艹卓:苯甲二氮),都已经打不出来了……但是,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就这么多,也根本考不出什么新东西,有机命名不考RS和ZE命名法,无机也考不了更难的了。个人觉得上海高考化学还不错,里面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题目,真的需要好好动脑子思考才能得出答案(PS:数学和物理都改了,北京的化学和生物也该试着用创新题压轴了……)。
    其实我不觉得比较难度有什么意义,毕竟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没怎么变过,都是一些相对浅显的知识,有那个上限和下限,难度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以选修四为例(在当前的知识体系下):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只要勒夏特列原理存在,考试的难度就有了个下限。只有一个勒夏特列原理而没有其他理解性的知识,也决定了难度的上限。

    内容上大家都说到了。(加粗体为重点)
    必修一:化学计算,物质分类,金属与非金属基本性质(本书含一大堆无机方程式,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反应原理,有机基础(相对不难,为选修做准备)
    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简单常识,会考需要)
    选修二:化学与技术(接触不多,主要讲化工和材料)
    选修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最难的一本书,具体原则(例如保利原则)需要大量的高等数学和量子力学知识,不过基本上只要记结论就行,考得相对简单)
    选修四: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应该也算化学热力学),电化学(难度略高于五,理解性知识较多)
    选修五:有机物认知,烃及其含氧衍生物(高中有机也就那么几个东西)
    选修六:实验化学(不了解这本教材)
    必修一是根本,相当于汉字和单词,重要性不言而喻。
    必修二简单归简单,在理解上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选修三,四,五真的能要你的命。
    选修四核心为勒夏特列原理,理解到位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在高中可以与物理的楞次定律,生物的负反馈调节对比,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
    选修五是有机化学,一定要明白官能团断键的位置和基本原理。
    选修三如果要求就只能硬记,毕竟在高中,偏微分和薛定谔方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定的,许多对称性的知识要用到群论。总之,对数学的要求是很多大学生都不一定能掌握的。

    2016.07.29:
    想起了前段时间和我的一个化学老师谈过教材的问题,简单说一下吧。
    人教版: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教材,是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也是最适合考试的教材,不过有明显的脱节和过时,也不够科学。最好的例子就是四羟基合铝酸钠的例子(鲁科版)。(PS:身边的竞赛生大都不太喜欢人教版,原因基本上也是这个。)
    苏教版,鲁科版:系统性绝对不如人教版,但是在其他方面有各自的长处,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化学的认知。
    说白了,人教版就是对应考纲,而苏教版和鲁科版则是在旧体系上创新或推到重建,自然不是很容易理解和自学。就如同上海生物是不承认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的。

    当然,就像我们对P4O10(P2O5)这种物质的认知一样,中学一般都叫五氧化二磷,等你了解它的结构时,我们才知道五氧化二磷是不存在的。说到底,化学要基于现实中的实验,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多地是在培养学生的面型思考能力(数学是线型,自己理解吧),要认真思考各个物质的差异与统一。精华教育的王文博老师说:
    学习理科要”死去话来“。死抠原则性理论中的每一个字,才能灵活运用。
    不要听一些人说化学只要死记硬背也能学好,要把化学当一门真正的理科,在课下总结规律(数学则是由理论出发),并灵活运用,化学才不会学得那么累,也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化学教育的根本。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