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院校信息

日本拿下满洲后用海军抢南洋各国,而不侵略中国汉地各省,有了石油橡胶以后有没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如果1931年日本得到满洲以后,开始攻略南洋。等到30年代后期。1937不打中国内地,等1939德国在欧陆开搞时,就同时在南洋发难,抢石油和橡胶。如此是否可以避免后来跟米国鬼畜在珍珠港开战,以至顺利消化东亚的其他沿海地区(除了中国汉地以外)——同化人口,开发产能,开采资源。

2 个回答

  • 高林 | 2017-07-24 11:52:28

    以后再有问题“如果纳粹德国见好就收”,“如果日本帝国见好就收”会怎样的,你们看看苏联就知道答案了。苏联就是很聪明的避开了和美国爆发热战,从而保住了自己的胜利果实。二战后苏联的势力达到顶峰,占据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的一部分,芬兰的一部分,半个德国,还有东欧的一票卫星国。在远东收复了库页岛,占领了朝鲜,割走了蒙古,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更重要的是苏联在二战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而不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参战的,这对德日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有了政治正确的光环的加持,苏联不仅可以把自己侵略所得合法化,还成为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主导新生的世界的秩序。

    然而即便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苏联,最后还不是“咣当”一下就解体了?曾经侵占的土地最后一分不少的全吐出来了,曾经的卫星国纷纷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而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GDP远远不如战败后的德国和日本。

    所以我对“国运”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置可否的。如果违背了世界的潮流,再好的国运也是白搭。反之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就连战败的德国和日本也很快恢复一流国家的地位。

    本问答由高林提供

  • 高林 | 2017-07-24 11:07:37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本质,太平洋战争的本质是日美战争,其根源是日美矛盾。美国是太平洋战争的主角而不是替中国打抱不平的吃瓜群众。

    日本为什么发动918事变?因为日本害怕中国的统一和对日本在满洲日战中的胜利的强大威胁。而此时的中国即使统一了实力依然不足以威胁日本,日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日本的满洲利权从来没有得到过美国的承认。迫使日本在1931年疯狂的不是中国的统一,而是这个中国背后的美国的压力。

    日俄战争当中日本花费的军费是19亿日元,而英美提供的贷款是21亿日元。英国的贷款因为有日英同盟所以好理解,美国为什么要借钱给日本?除了美国犹太资本家对俄国排犹的仇恨之外,也有美国自己的利益。美国要求日本在战胜俄国之后实行满洲门户开放。而此时正独自对抗俄国,最大的奢望就是保住朝鲜的日本也同意了美国的要求。但是当战争结束缔结《普思茅斯条约》的时候,日本却没有拿到赔款只拿到了一点俄国领土,旅大租借权和南满铁路。日本认为这些满洲利权是赔款的替代物,条款是美国调停的,所以美国应该承认日本的南满利权。而美国人的态度是一码是一码,南满利权固然是赔款的替代物,但是你们答应的满洲门户开放不能改。这时候就引发了日本国内第一次军部与政府的分歧。军部坚决反对满洲门户开放,外务省则不反对门户开放。换而言之日本的外交二元化,在明治末期已经出现了。结果是军部压倒了政府,日本拒绝了美国的要求。于是日美矛盾迅速升级,美国的大白舰队环球航行就是向日本示威。从这以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矛盾都是围绕满洲利权的。即使在日美关系最友好的《石井-兰辛协定》里,美国也没有承认过日本的满洲利权。

    但是20世纪前三十年的日本,背后有日英同盟、日俄协约,还有一个完全无力的中国,所以日本对美国的威胁并不恐惧。但是随着俄国革命和日本跟随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跟苏联关系陷入冰点,日俄协约不复存在。英国迫于加拿大的压力,放弃了日英同盟。则日本实际上已经成了国际孤儿。此时中国政府全面倒向美国,而且名义上逐渐统一中国。日本丧失满洲利权的恐惧,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这个背景上918事变和制造满洲国都是为了以《日满议定书》的形式确认日本在满洲的利权。而这个目的就是摆脱美国对日本的威胁。而美国连日本根据《普思茅斯条约》获得的南满利权都不承认,怎么可能承认《日满议定书》?所以1931年日本的冒险,实际上必然导致日美战争。1941年进军南洋是因为美国的禁运。而1939年美国还没有禁运就主动进军南洋,也不可能迫使美国妥协。

    本问答由高林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