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摄影摄像

“空白画”估值1.2亿元,这画到底抽在哪边,怎么区分瞎画和抽象的分别?

中国日报网10月9日电(信莲)据外媒报道,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下月在美国纽约拍卖一幅几乎全白的画作,估计拍卖价将高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约9千万至1.2亿元人民币)。 这幅画名为《无题》,由现年84岁的纽约艺术家雷曼(Robert Ryman)创作于1961年,是一幅几乎完全空白、48.75寸乘以48.75寸的正方形油画。画作以有质感的白色颜料上色,带有一点蓝色和绿色的痕迹。 据报道,雷曼的作品向来走极简主义与概念艺术风格,以抽象与白色为…

2 个回答

  • 庄泽曦 | 2017-07-23 13:46:36

    罗特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有些事是市场机制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它的价值会这么高。


    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现代艺术还是古典艺术都不是每副作品都人思考的,很多名作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的观念对艺术形式的发展本身产生了影响,而不是作品有多高的内涵。


    而艺术作品,尤其是值钱的艺术作品,自古至今都是很世俗化的,古有定制,今有拍卖行,之所以贵是因为作品本身能被炒到很贵而贵,而非这张画作有能用金钱等值衡量的意义。


    所以我想说,这张真的很一般,不要因为它被炒作成这样就对画作本身进行过度解读,这是一个市场性的行为。

    本问答由庄泽曦提供

  • 庄泽曦 | 2017-07-23 13:40:30

    这种问题。泻药。

    更11/10/2014

    我们不能拒绝图像。图像同音乐一样有其极限。图像的总类是有限的。在图像高速生产的今天,以及不久的将来,图像将达到饱和,每一个组合形式都被占据。人类将无法生产新的图像之时,每个图像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最终,面对这将要枯竭的媒介,真正的创造是面对那些无意义的图像时的人类的感悟与阐释。

    ---------------------------------

    制作模式对于平面艺术而言,开始丧失价值。绘画领域,观众的素养逐渐提高加速了这个过程。

    举个极端的例子,通过机器人画出的一幅蒙德里安的方块画到底值几钱?机器人的创作是复制,是少有价值的。因为机器人并不思考他的作品意义。但是!作品本身同蒙德里安的原作一样具有令人思考的力量。此时,绘画不再是物,而是视觉的一个断面。是图像。

    反过来思考这样的一幅画面。我们是该尊重画面本身还是尊重这位创造作品的人呢?制作过程开始变得没有意义。特定的观众会从中读出,看出他像要看的事物。画面是一种媒介,反映着观察者本身。只要有人对其遐想,作品就存在意义。

    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过程。每一件作品好似一个信号塔,它只吸引看得见它的人。看见信号代表这个作品是有意义的,是有内容的。看不见的人则以为它是不存在的,是艺术之外的。

    大众的艺术素养的提高使得这种过程加速。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我们不应该杜绝自己不受感动的画面。每一幅画都是一个侧面的艺术。艺术也随之拓展其自身。

    关于这幅画本身到底表达了什么或者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与理念是什么,请移步ryman的wiki百科和monochrome单色画的议题。独自阅读和发现这些内容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我不想打断大家。

    本问答由庄泽曦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