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升学留学

中国教育的哪一科目最失败?

温故一下我国教育所设的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生理卫生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7-23 11:22:51

    中国教育,不在于内容上的失败,而在于教育方式上的失败。
    有人说我们的教材内容老化,有人说我们的教材政治性太强。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在解决了我如下所说的这个问题之后,以上所有,都会迎刃而解。

    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使用同样的教材,为何有些老师可以把课讲的绘声绘色,有的老师却讲的枯燥乏味?

    会有人说,是老师的水平和能力问题。那么我再具体的问一下。哪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呢?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目的性
    我们所有的教育中,最缺乏的环节,是对目的性的指引。

    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目的性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身上。并且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老师自身目的性强。
    只有老师目的性强,才可能把控整个授课的过程。好的老师,在授课时授课中,很清楚自己今天这堂课,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水平,理解到什么程度。好的老师,在授课中的一个冷笑话,都是适当拉回学生注意力的。为何有些老师授课枯燥?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层:老师能够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的性。
    如果说,第一层,在授课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准备的充分的话,即便老师语言枯燥一点,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学到知识的。但第二层,会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性,这就完全需要考验教师的水准了。一个甚至不知道如何理解他的目的的老师。这便是为何某些老师说服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举个我们从小都经历过的例子:
    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之后,都会加上一个字数的限制,比如最少800字。但是却极少有老师会明确的告诉我们规定字数的目的。再看看数学题,虽然在一些应用题中,会假设某些场景,例如最经典的一个水池,一个管子放水,一个管子出水。但,这只是模拟情景,不是目的归纳。

    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中,一直缺乏对目的性的引导。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一直是茫然的。我们的思想没有得到引导。我们不知道我们学这些目的何在。当然,也一定会有人说,是为了高考。但是在孩子眼里,为何要考试?这又是一个无穷尽的疑问。

    目的性的缺失,往小了说,会导致学习目的与动机缺乏。往大了说,会导致民族思维与行为的衰竭。我们的行为方式,由于缺乏目的性,只能是随心随性随大流。

    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从小,没有被教育认清目的性。


    举一个百姓知道上常见的提问方式:
    常有人发问,我下个礼拜要和女友看电影,我要注意一些什么?

    有人将这类问题归纳与没有主动思考。我更倾向于将这归纳与目的性不明确。提问者在提出问题时,不知道自己希望解决什么,或者说,不清楚自己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在目的性不明确的时候,便开始寻求帮助。你的目的是希望一场电影看完,女友对你的幽默感大加赞赏?还是电影看完,女友立马拉你去开房啪啪啪?还是电影看完,女友马上和平的对你提出分手?还是电影看完,意犹未尽下次还约?

    --------------------------------------------------------------------------------------------------------------------------

    为便于查看,所有答案都在个人收藏夹内( ENO[设计类] | ENO[貌与人]),希望帮到需要的人。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7-23 11:22:02

    生理卫生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