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通讯通信

「第六感」的人机交互在现今的技术下是科幻还是大有可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0MTM5Njg0.html这个视频是2年前的事,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趋势下,类似的靠谱点的产品仅仅有google的project glass和“日本科学家发明手指取景拍照的相机”这条新闻。使得我不由得对此近乎科幻的技术保持怀疑的态度。 亦或是各硬件巨头 刻意对技术有所保留,抛出“四核”、“大屏”的噱头继续捞钱。一如当年 诺基亚、摩托罗拉之流靠键盘、像素、不足2.8英寸的屏幕上锱铢必较,直到苹果抛出3.5英寸的触控式iphone使得…

2 个回答

  • skywalkerhan | 2017-10-16 12:52:49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简写HCI)
    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所以,告知与反馈,是HCI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不管方式如何进化,这两点都不会改变其本质的。
    告知是将人类行为转换为计算机可知信息;
    反馈则是,用人类相对直观的方式反馈信息。(相对——程序员用指令反馈即可,普通用户便得用其能直接理解的方式。)

    Project Glass 的告知方式是声控,由镜片上的显示端反馈信息。
    Siri,声进声出。
    Wii,动作捕捉告知(大多数的手机屏幕随动也是同理)。
    Kinect,视频动作捕捉(等于是给计算机眼镜),还有人脸识别也是同类。
    ……

    还有很多例子,但是要讲这些过程实现,CPU的处理能力必须足够。
    所以也不能说这些是厂商的鳌头,有了鳌头所指的这些设备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更复杂的人机交互。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这样的人机交互是否必须,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厂商是做大众产品的,还得赚钱,特别对于大公司,往往放出的产品能略超过同类即可。
    技术在实验室里实现已久,面世却要看市场竞争程度。

    但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均不是科幻,而是切实可行的。

    至于趋势,或许《三体》中的「人工远程服务」会现实的多,
    否则继续发展,机器成人,这牵扯到社会伦理什么的了。

    本问答由skywalkerhan提供

  • skywalkerhan | 2017-10-16 12:44:49

    楼主提到的第六感,是美国MIT媒体实验室的一名学生 Pranav Mistry几年前的成果。他当时在TED上的演讲很精彩,今年初,他也把他的工作成果作为一个开源项目发布,项目的地址在此http://code.google.com/p/sixthsense/
    第六感之所以如此受重视,不在于它已经有了多么高效的识别及处理算法,而是它给大家展示了一种不同的交互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数字信息物理化。如将天气的动态信息直接在报纸上显示,在图书上显示该书在amazon上的价格及评价等等。而在以前,这些大都是要在计算机中查找并显示的信息。 当前研究界有很多人在做projector的相关交互方式的研究,和这种思路是相同的。

    至于楼主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尝试回答:

    1.新的交互方式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多,而不是如您所说的靠谱的产品很少。
    这种交互方式,包括语音、触控、肢体等,在某些情况下必然要比鼠标键盘的交互方式更加自然。而且这种自然的交互方式的产品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
    a.当前大多数智能手机都自带加速度计与陀螺仪等传感器,这使得motion control 这种交互方式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IOS上很多通过旋转屏幕控制的游戏。
    b.IOS 的Siri,中科大的讯飞输入法,典型的语音交互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来查当前的天气,或者录入一段日程相当方便。
    c.微软的Kinect,通过摄像头捕捉人体动作,现在主要用在了游戏上。据说,Kinect已经卖出了好几百万台。


    2.科研原型与商业产品之间,还有一段时期的转化,及一些难题的攻关。
    上面提到的各种交互技术及设备,事实上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在研究,具体时间没有调研过,但是最早展开的研究肯定在产品推出五年以前,甚至更早。这可能是当前互动技术未能完全实现第六感的原因之一,第六感中的很多内容是一个科研性质的原型,比如如何让摄像头和投影仪设计的更加小巧,如何让摄像头的识别效率达到可以产品化的精度等等。
    也许您看过很多科幻电影,特别是星球大战系列,对其中的那种全息投影的技术印象深刻。当前就有不少人从事全息投影技术的研究,其中有很多的技术难点需要攻克,这些难题攻克以后,相信全息投影技术会有很广阔的空间。
    再比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其中应用到了很多长久以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计算机视觉、定位技术等等。


    3.至于我们提到的这些"自然"的交互方式,哪些更好或者更有前途,可能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a.交互方式适用的场景。比如笔交互,就是通过电磁笔作为输入,来与计算设备进行交互。它非常适合进行自由勾画的工作,而对于真正的文本输入,可能不如鼠标键盘,或者之后成熟的语音输入。
    b.交互技术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这可能是第六感中的技术没有像您想象中的那样普遍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第六感中的很多场景,都已经有了商业的产品。
    c.商业运作。这点在Siri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在它出现之前,语音交互是一种非常边缘化的交互方式,但苹果把它应用到了手机上,而且成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的语音输入在产品上的应用。比如各大网站还有一些移动应用的搜索框的语音录入。当然,语音交互还有很多路要走。

    各种新的交互技术及交互设备都有一个美好的远景,就是让人们使用各种计算设备时更加自然、和谐。
    前路漫漫,需要很多人继续努力。

    本问答由skywalkerhan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