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通讯通信

乐视生态是不是贾跃亭上演的“大跃进”?

乐视生态非常瑰丽,但是其中的水分和资本的疯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乐视梦破灭,互联网和资本市场都将受创。。。。。。所谓“一将终成万”股”枯”啊。。。。。。

2 个回答

  • 大望路牧歌 | 2017-10-16 08:37:01

    大跃进?
    不,大跃进之前有思想,错的离谱的思想当然也是思想。
    乐视生态,没有。
    很抱歉,没有看到任何一点企业文化和企业底线。
    只是一个传销公司。
    当然,世界资本市场里不止乐视这一家玩儿资本传销。但是这联合资本,明星股东,多跨类市场而且玩儿到中期就无解的还真就乐视这家。以乐视的逻辑,只要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现行完善的产业链,就完全可以颠覆,可以生态。
    其实,初期的乐视对视听传统家电的架构确实很好,算是有了个中国苹果的前脸,没想到结果慢慢又导引到传销套路上了。假大空还真不是CEO的吹出来的。

    本问答由大望路牧歌提供

  • 大望路牧歌 | 2017-10-16 07:50:11

    乐视生态当然不是贾跃亭搞的大跃进。历史上发生过的“大跃进”虽然过程很荒谬、结局很悲惨,但是当事人内心是相信它能成功的,理论上他们并没有“骗人”,也没有“骗自己”。而乐视生态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取得成功;当事人盯着的是另一种“成功”,与业务无关的“成功”。

    乐视这个集团(不仅包括上市公司乐视网,也包括各种错综复杂的控股公司、体外公司)做事完全不像互联网公司。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例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等,都是以消费者为上帝的,产品盯着消费者、宣传盯着消费者、高管熟悉消费者,通过取悦消费者来赚钱。这是在中国发展互联网的正道,因为中国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是个人消费者,得屌丝者得天下,互联网巨头可以互相得罪,但是绝不会得罪屌丝;它们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拿来取悦屌丝。

    然而,乐视的套路与互联网巨头们完全不同:它不知道,或者说无意取悦屌丝。它获取市场份额的唯一手段就是低价,尤其显示在电视上(而且这个低价策略也是从小米抄来的)。除此之外,它并不知道如何通过提高用户体验、提高消费者品牌认知来取悦消费者。如果不信,可以在地图上随便搜索几家“乐视体验店”,去看看到底有多少消费者在体验。至于乐视网的会员嘛,如果是买电视送的倒还好,如果是单独买嘛……建议你先查询一下爱奇艺、优酷土豆的价格,再看看乐视网的性价比,你会觉得很辣眼睛的。

    乐视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取悦投资者上。他们开的发布会、做的PPT、低价发售的新产品,都是为了从投资者那里吸收到更多的钱。贾跃亭在某个发布会上有一张著名的PPT:“有人说我们喜欢吹牛逼,但是,很抱歉,我们吹过的牛逼正在一个一个变成事实”。这句话是给谁看的?真的是给那些看空乐视网的媒体看的吗?还是给消费者看的?都不是。真正的屌丝消费者可能并不关心乐视网喜不喜欢吹牛逼。然而,乐视在宝贵的大型发布会上,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种对消费者毫无价值,却对投资者有极大的心理震撼力的PPT上,充分说明了它的实际用意。

    为什么乐视搞的这个“大跃进”(其实不是大跃进,因为一开始就没想成功)能够吸引大批投资人的目光和钱包呢?因为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优秀互联网公司很少,稍微优秀一点的就去海外了。当年乐视网在国内上市的时候,算是极少数纯正的互联网股票之一,引发了大量的跟风投资。慢慢的一直积累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投资人很信任乐视,就跟你想念自己的初恋一样——他不一定很好,毕竟是第一个啊。

    而且,乐视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影响了这些投资者的主观认知,让他们以为乐视是一个在消费者心目中非常有号召力的品牌。很多专业投资者都买过乐视手机或乐视电视,主要是为了尝试;当他们平常交往时,互相一问,就会发现“哎呀,我周围好多人都在用乐视的,乐视这个品牌真厉害”。可是,投资者跟屌丝消费者是两码事,就算国内所有的基金经理都用了乐视,仍然是一个极小的市场,恐怕还没有某三线城市郊区的屌丝市场大。

    乐视生态的目的,就是要一直哄住那些自以为是的投资者们,让他们生活在乐视营造的幻觉里,把PPT当成现实。从一开始,这个生态就没打算成功过,也就谈不上什么大跃进了。这也是为何专业投资者近年来频繁在互联网投资上犯下巨大错误的原因:投资者总是不屌丝消费者的真正心态,也没法放下身段去向消费者学习,沉迷在企业家编织的梦话当中,这种人如果能成功是撞大运,如果失败才是正道。

    本问答由大望路牧歌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