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院校信息

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真正的学生会?

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真正的学生会?

2 个回答

  • Yi-Chu | 2017-10-15 10:20:57

    尾部有更新 9.8
    我干了两年半校学生会,当了半年校会副主席果断辞职,同时跟其他各高校的学生会群体也有所接触,相信还有资格回答一下。


    放心,我不是来洗地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学生会?这个问题一言得以蔽之:学生会是在团委的指导下学生管理自己的群众性组织.


    什么意思?学生会是有老师管着的,一切资源和权力,都在分管的团委老师手下.

    无论你是一名普通成员,还是院学生会主席,甚至校学生会主席,你其实只有虚名而已,老师不点头,你什么都做不了,做不成.这也就决定了无论是谁也无法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只能说是在老师的框架内,有心人可以倒蹬一些活动来给学生提供娱乐.

    然而经费是那么容易弄来的吗?你拉了一万赞助还得一半不知所向呢.天天体力上给老师不遗余力当牛做马,精神上要想方设法溜须拍马.很多人早就没这精神想着学生了.都去忙活忙活给自己弄几个荣誉,泡几个学妹,蹭几顿师弟的饭和烟,弄个党员,功成身退溜之大吉.

    为什么即便是丑名远播,依然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加入学生会呢?

    我根据我三年的观察经历来给大家讲讲新生们加入校学生会后的历程吧.

    首先诸位新生一来,看到大二的学长学姐们热情地帮忙拎包,嘘寒问暖,又看到大三的主席部长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等到迎新晚会上,诸位校会主席,院会主席穿一身帅气西装登台,给大家做演讲做宣传,再加上涉世未深,容易把一些简单的事情看得特别复杂,只感觉好屌好屌,我也要加入.

    诸位同学抱着一腔热血来到学生会后,发现其实只不过是被大二的学长学姐们天天吆五喝六地喊来"把这个桌子搬到那里""把这条横幅挂在墙上""你去给X老师送一下东西";每周又要开例会,听部长主席如大爷般坐在椅子上讲一些屁话.心里愤懑不堪,心态逐渐发生变化.

    有的人一看情况不对,大骂"我日,天天让我来翘课搬桌子,可不跟你们玩了."
    有的人则想一心熬到大二,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更有野心的人,则是想着成为大三的学生会领袖,真正体验一下"君临天下".

    我于学生会这些日子里,每天从"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牌子下走过,却未曾一日感觉到自己服务学生.一半以上的活动无非是应和校领导的胃口而举办,乏味的同时恶心于校领导对于海报和宣传片的审美。最后终于找了个机会辞职了。

    说几个好多人关心的问题.

    学生会黑暗吗?
    还好吧,你认为的黑暗在这个社会里不过是正常的事情,送礼给钱,溜须拍马,搞关系拉人情,泡学妹坑学弟,舔老师坑学生.如果你不是靠技术吃饭,这些东西完全不会无异于白痴.建议想了解了解的同学进去溜达一圈,不过里面还是比较LOW的那种勾心斗角,不要期望过高.

    学生会锻炼能力吗?
    锻炼体力还差不多.学一些人际交往勾心斗角倒是可以.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学生组织里锻炼久了,做事会比较认真细致,考虑周全.事情弄不周到,等着老师骂你吧.

    学生会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吗?
    这句话我是在网上某文章看到的,里面宣称学生会的主席必然是人中龙凤.我认为欠妥。因为好多人,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家庭权势或者逢迎谄媚而上位。
    这些人充满了幼稚却又官僚的气息,看问题的角度也因为终日想着怎样老师满意而变得出乎意料的低端.一想宣传必然是发传单做视频,一想晚会必然是开场舞和领导合影留念.那文案写的更是让人难以直视.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宁可加入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社团.

    总结概括一下,加不加入学生会,要考虑你个人以及职业规划.想考取公务员的同学我觉得有必要提前感受一下工作氛围.能学到不少"圈子"里的知识的同时,党员和各种荣誉是不用愁了,兴许老师还能帮帮你弄个选调生啥的.如果不是的话就好好学习吧,真的没必要,收获确实有,跟时间不成正比.同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会不知不觉中被限制住.

    本文为二三流大学人士撰写,跪求不拿国家领导人皆是名校学生会出身来反驳我..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领袖或重要人物,跟学生会的锻炼关系不大.不要因果倒置.

    ………………………………………………………………………………分割线

    赞有些太多了,反倒让我对这个略偏激的答案产生了不安。有好多同学反对这个答案,诚然,有干的不好的,也会有干的好的,但学生会的名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以看出总体情况是多么不堪。

    有知友认为我言之无物。我再认真给大家分析下学生会至此的原因。

    首先是政治因素。
    学生会无论是官方定义还是组织架构,都决定了它在大学中的作用永远不是学生的利益守护者。有同学说迎接新生,组织活动。这些事情学生会不干,也有的是其他学生组织可以做。然而艺术团可以去维护学生权益吗?社联可以组织管理全校学生吗?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其位则谋其政。然而中国学生会在团委的指导下,不论职能还是权力都被大大受限,无法作为,指望其为学生利益而跟校方谈判更是天真。居然有人说校方利益和学生利益没有冲突,学生会要做好引导和思想教育,真是笑掉大牙,你再怎么粉饰,不就是犬鹰爪牙吗。各种强制执行的事情,你们已经习惯了吗?

    其次是人性问题。
    虽然制度已经决定学生会的“不能做什么”,但还有“能做什么”。风气良好的学校和团委,它的学生会会在这个框架以内想一些可以提升学习风气,改善校园环境等等的办法并执行。这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务实的学生会,不能说有功,但最起码无过,尽其所能了。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学生会依然少得可怜?无奈,人都是自私的,进学生会的人,谁给我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当初就是为了服务学生而来?哪个不是有点小算盘?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必然在自己劳动的同时会争取一些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无非是党员,奖学金,评优评先。老师也会考虑,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必然要给一些回馈。然而这对学生公平吗?我见了多少排名倒数的人,没有一丝脸红地拿着国家励志奖学金?见了多少浑身上下全是名牌,经常出去开房的人毫无羞愧地拿着助学金?三好学生?你一千米都不及格,专业课各种挂科还好意思当三好学生?你们脸呢?这让普通同学怎么看?这就决定了,此时此刻,学生会和老师才是既得利益者,没有任何无私可言。

    最后就是传承问题。
    一代一代,学生会人就是这么过的,怎么捞荣誉,怎么捞钱,上届的主席教给下届的,除非哪天冒出来个浑身正气的人誓要改变这一切,根本不可能指望自己会变好。事实是正义的人往往到了竞选的时候就被挤兑出去了;稍微圆滑一点的,不是到了最后发现自己无力回天,就是加入了利益联盟。就这样,往往是风气越来越差,永无革新之日。

    说这么多愤青之词,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正义慷慨,只是想劝诫诸位学生会同仁,身当其名,莫行心亏。我不想看到一代代的人,最后都以自己奋斗了三年的岗位为耻。在有限的权力和范围内,为学校和组织的未来多多考虑。

    本问答由Yi-Chu提供

  • Yi-Chu | 2017-10-15 09:53:09

    21日最终更。
    20日回复评论区的五更。
    连续上23天班的感觉还是很赞的。
    然后发现我这个答案也收获了海量赞。
    就针对评论区的留言再更一次吧。
    我写这个答案其实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自己的心境或是看法,所以涉及到实际细节的部分能省就省了。
    不过评论区里大多数人反而都在纠结这些制度和运行情况的细节。我不可能把社团的规章制度原文都贴出来。就讲讲背景和大概框架吧。
    最终想说的还是那一句话,中国的民主,实现的关键根本不是应该采取什么制度,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人。
    这个社团的成立大概是在12年的春天,结束是在12年的冬天。春生冬死,也算是一个轮回。
    社团的宗旨,就是想要让贫困生们能够真正的“站立”起来,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吃嗟来之食的乞讨者。
    所以社团的职能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贫困生的管理,二是对贫困生的教育。
    贫困生管理这一块,一是要求所有的贫困生每学年都必须完成一定量的社会公益活动量,既然社会帮助了你,你就也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馈社会。二是对贫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量化考勤,比如缺课逃课达到一定数量,或者挂科超过几门,就会被取消掉贫困生资格。
    贫困生教育这一块,主要是为贫困生提供一定的技能学习和社会实践,单位实习岗位,甚至于和意向单位直接签工作意向合同。
    所以社团的成员组成,一部分是强制参加的所有贫困生,这些学生如果不参加社团,不完成规定的活动量和考勤标准,就会失去贫困生资格。另一部分成员则是走正常的社团招聘程序招纳进来的,这些人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毫无共同点,但大多数都是对公益活动感兴趣或是有一些技能专长的学生。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专门为混社团混学分的人混迹于内。在社团成立之初,本着社团性质的考虑,我在主席人选上选择了一名贫困生担任,但其他岗位上都是公开竞聘的,由于人数上的优势,贫困生干部要略多一点。
    从组织构成上来说,社团主席和主席团这一层可以算是企业中的总经理和经理层,在这一层之上,还有一个由学校相关单位组成的“董事层”。里面的成员有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集团等。我勉强算是董事层里的一名执行董事吧。主要工作就是下情上达:接收社团的各种活动申请,审批备案或交由其他单位办理。
    当然,在这之上,还有一个名义上的最高领导就是校领导。姑且就算是一名董事长吧。
    不过在实际运行中,为了培养社团独立自主的属性,我严格限制了董事层的权力。董事层只对社团上报的问题或请求有反馈,而尽量不干涉社团内部事物。社团内部由社团自己管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文中会出现对一名社团成员的处理意见迟迟无法落实的情况:只要社团没有上报材料,就无法触发董事层跟进处理的条件。
    要把权利关进笼子,首先就要划定权力的边界。
    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当时社团的运行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社团向我上报活动项目,比如慰问敬老院什么的,然后我向相关单位,比如说团委征询项目可行性。团委如果同意,则由其牵头联络,由社团组织成员前往。事后由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查,由社团对参加社员进行计分考勤。最后由财务处报销项目经费。
    就审查监督这一块来说,外部的审查监督可以说是基本合格的。甚至于对于校团委的某些项目而言,他们与合作单位之间有一套相当成熟的考勤体系,每一次服务队对敬老院之类单位的慰问,对方单位都会就服务质量进行反馈。这也是我为何会对某些社员的劣迹了如指掌的原因。
    但内部考勤这一块,简直就是一个黑洞。卖考勤,卖活动(自己参加活动,然后把参加活动的人名以一定价格卖给未参加活动所以考勤分不够的社员)的行为从社团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直到后期出现了伪造项目的情况(整理自行车位)。
    以上就是社团的一些背景,大家如果还要说是制度不完善,是我管理不到位之类的我也承认。因为建立的这个社团确实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来及长大就夭折了。再说难听点,这就是我为满足一己私欲的一个实验品。因为我明明还有一套更成熟有效经过实践检验的社团管理方法却没有用。
    这套方法就是最传统的“传帮带”。我用这种方法培养出了大概三四十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具体方法就是我之间插手班级或社团内部管理。大一的班长直接由我任命,。大二的班长采取我给选举名单,大家在名单内投票选举的方法。大三则是公开选举但不公开唱票。直到大四才让他们直选。
    这样从大一就被我挑选出来的班长们,从一开始就被我带在身边。
    大一时,是我干活,他们在一旁打杂。
    大二时,是我和班长各干一半活。
    大三时,就是班长们干活,我在旁边看着就行。
    这样一路培养出来的班长,无论从学习成绩,从管理能力,还是个人威望都是整个年级的佼佼者。
    想要继续上学的,剑桥这个层次的研究生考了三个。
    进入社会工作的,有五年到银行网点主任的。
    想创业的,去年跟我吹牛逼说他的公司现在是未央区纳税500强。
    看上去是挺美的。但背后是我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的400号学生。
    这一点在那些大三大四自由选举上来的那些班团干部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明明也是一些各方面很优秀的孩子,跟这些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锻炼的孩子一比,总感觉有些跟不上趟。
    如果一开始他们就有这样的机会,会不会更优秀?
    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独立的去发展,他们会不会更优秀?
    我还在探索。


    11日四更。
    8日三更。
    今天努力讲完这个伤心的故事吧。
    因为当前中国的整体社会生不出能组建这样学生会的人啊。
    这是我作为一名资深学生工作者在实践中观察到的情况。其中一次实践差点毁了我的职业生涯。
    我从10年开始负责学院的资助工作。当时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痛感当前大学的这种分段救济式的资助体系弊端太大了。
    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救济式的发放方式不但不能让贫困生真正的独立起来,反而使更多人有了不思进取的想法。觉得贫困就有理,贫困就该受优待,努力上进反而会失去这种优待。
    简直和当前的贫困县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之下什么冒领啊,资料作假啊反倒是小问题。
    于是我开始不断的向学院,学校,甚至省教育厅提议,想要在大学里成立一个贫困生的自立社团,由贫困生自己负责自己的评比和管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现在的环境下成立一个社团,甚至仅仅是一个校内的学生社团有多艰难。最后社团成立时,我写的各种申请,调研,报告,提纲装了整整三个文件夹。
    这个贫困生社团就像题主所期望的那样,几乎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团。
    不但是独立开展活动 独立选举,独立负责社团内管理任命。
    甚至连财政都是独立的,这个社团和校内其他院系单位一样,在财务处有独立的账号,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拨款。
    甚至就连他们的社团章程,我也准备在三年后由他们自行重新制定。
    他们唯一受到的约束就是每项活动都必须要向我报备。再就是年底要像院内其他院系单位一样接受财政核算。
    为了能让这个社团能够更好的发展,我还把自己和学校以前跑出来的一些资助项目完全交给了他们,按我的想法,有了这些项目 就算整个社团的人都是傻瓜 ,这个社团也够撑几年了。
    我对这个社团可以说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可是得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失望。
    首先就是组建时的选举环节。这个环节按照我原来的设想应该是不设任何限制的一人一票自由选举。但在选举前的一些征兆还是让我谨慎的做了一些限制,比如参选主席团的必须是贫困生,规定了同一院系,本省和外省参选人比例等。
    但在选举过程中仍然充满了混乱和失望。各色人等迅速结成了各种利益集团:同乡,同宿,同省,同民族。种种任人唯亲,勾心斗角的招数有些人简直是无师自通。
    别说是大学教给了他们这些。这些人大多入学都不满三个月。
    那是谁教给他们的?不会真是无师自通吧?
    等到真正开展活动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混乱。
    按照章程,这个社团开展的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勤工助学项目,一类是慰问敬老院,孤儿院,雪天扫雪,帮助校工之类的义务劳动。
    按照规定,这两类活动都必须要完成一定的数量,才能享受贫困生的各种优待,领取助学金。
    但在实践中,往往是发钱多的助学项目应者如云,发钱少的义务项目应者寥寥。而且社团内的利益蛋糕被迅速瓜分,不同的利益集体各占几个项目,除了他们集体内的,别人连活动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知道。
    这样到了学期末社团的很多人就发现他们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要是按实际的活动记录,很多人都会失去贫困生资格!
    于是从上至下心照不宣的造假应运而生。
    那时候他们报了一个整理教学楼自行车停放秩序的活动项目。我当时还挺高兴的,因为自己也有自行车。
    于是在他们活动那天我下班后还特意绕了一段路想去看看他们的活动场面。一路上还想着他们会不会给停车位上装上停车栏,整顿秩序到底是发牌子还是画车位什么的。
    结果到了地方,发现自行车停放点混乱如昔,三四个社团的成员正在对面懒洋洋的围着聊天。
    这个项目他们当时可是足足给我报了40人!
    每人一下午20元补助,就是800块钱!
    800块钱就给我看这个!
    于是当场叫负责人,叫主席,让他们社团查原因,拟处理意见。但是这个处理结果直到社团解散,我都没有看到。
    混乱的第一学期结束了,紧接着的第二学期只能说是疯狂。
    也许是看到了我并不愿直接去干涉社团内部管理,意识到了他们真的是“独立”而自主的,所有的活动都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去为资助单位帖海报,社员们敢一出门就把海报扔了回家。资助单位的人找过来,社团项目负责人还和人家拍着桌子吵,说绝对贴了。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人家那种专业公司的固定广告位,定时都会有人去巡视的。
    肯德基曙光助学金项目来学校里笔试面试招的助学生,几个社员和部长一商量,就敢把人家的录取名单给换了。
    把肯德基这么大公司的人事干部都当傻子么?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敬老院慰问活动,半天活动,报上来的活动费用近1000块。光慰问水果就近600块,买的香蕉合12块钱一斤。
    叫来负责的学生来问情况,结果学生的父母还帮着撒谎,说这些水果是从学生老家拿过来的,还有运费在里面。
    且不说当地就有的水果为什么要从老家带这些疑问,你们老家是湖北的,那地方产香蕉么?
    疯狂的最后就是死亡。
    社团的死亡同样是死在经济上。
    由于是单独列支单位,社团的帐目报销同样要遵守学校的财务规定。
    当时的规定是交通费不能超过报销总额的20%,他们半个学期就已经突破这个限制了。
    9个月后这个社团的交通费报销额度超过了50%。财务处长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联合我们要求查账。
    查账实际上就标志着社团的死亡。
    帐目混乱,收支不分什么的就不说了,
    某人一个人就报了两千多块钱出租车票的事也不说了,
    最可怕的是钱帐不符,一万多块钱不知去向了,不翼而飞了。
    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个账本。
    它象征着某种理想主义的死亡。
    在这个社团的实体消失前的最后一晚,发生了最后一件龌龊事:这个社团的某些人瓜分了社团办公室剩下的所有东西,包括纸笔,文具,拖把扫帚脸盆,甚至连椅子都少了两把。
    于是除了我手里的那个账本外,这个社团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从实际上 都彻底灰飞烟灭了,连骨头渣滓都再也找不到了。
    以后的几年里,我一直都在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
    要说是制度规定的问题,因为我本人一直比较提倡学生会的企业向发展,所以在制定规章前,更多的是参考了一些国外大企业的规章,也请学校的几位管理学教授看过。有考核,有绩点,有考核,有奖励。
    但再好的规定,没有人去执行,都是一纸空文。
    要说是官僚干部体制问题,那些干部们可都是社员们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而且据我了解,如果是以群里划分的话,干部群体反而比一般社员群体普遍要干净一点,那个主席更是可以说是两袖清风,。因为他说,他才大二,他本来还想着能再干一年。
    于是我只能认为问题恰恰是出在了这个“独立”和“民主”上。
    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所有的人地位就都是平等的,所有的惩罚和纪律规定就都让人失去了敬畏。而本来应该负责纪律规章执行的干部们,反而因为一人一票制的选举方式,对社员们有很大程度的容忍和让步。因为如果你严格的执行了纪律,你就有可能得罪人,得罪人的后果,可能就是在明年的选举中失利。
    这也许才是某些会员们敢于肆无忌惮的原因吧。
    至于干部们会不会在升职无望或者离开社团前也来个“五十九岁现象”?这个社团存在的时间太短,没有实例。但从社会上存在的现象看,我觉得会。
    所以不要说什么89前89后了,89后没有学生会,89前照样没有。
    有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国家。同样,有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社团。
    大学虽然是教育机构,但教育不出超越这个社会的人来。
    50年之前 人人接受教育几乎不可想象,到了现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很多的问题也就随着国民教育的提高迎刃而解了。也许在以后 随着社会发展的继续提高,会有真正的如题主所愿的学生会出现吧。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算是为我的事业打个广告吧。

    本问答由Yi-Chu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