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通讯通信

为什么首批虚拟运营商是苏宁、国美、京东、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他们涉足通信业务的优势是什么?

> 据腾讯科技从内部渠道获悉,迪信通、乐语、苏宁、国美、爱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东八家企业,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这八家企业将是国内首批虚拟运营商。 via 首批虚拟运营商名单浮出水面 三大运营商迎来新战役

2 个回答

  • 杨雷 | 2017-10-15 08:00:14

    这些公司的主要特点
    1、有钱或者可以贴终端
    2、有渠道有用户
    3、不做或者做不好OTT

    总之就是能卖的,又不影响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

    本问答由杨雷提供

  • 杨雷 | 2017-10-15 07:09:06

    谢邀。

    目前所说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工信部叫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虚拟运营商是折扣价采购基础运营商的服务,用自己的渠道、方案转售给客户。
    因此,现阶段我国所谓的虚拟运营商,可以认为是一种高级的渠道商,这样就好理解了。

    作为渠道商,核心资源就是客户和分销渠道,
    不难发现,首批名单的企业中不管主业做什么,全都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和客户群。
    在这个层面上,与是否是电商关系不大。

    再说优势。个人认为主要是两个。

    首先,基础运营商没有精力、动力、能力深耕每一个细分市场。
    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早就超过100%了,市场太大了。
    电信运营讲究的是规模效应,基础运营商整体的架构、流程都是为大市场服务的,
    基础运营商能在最大众的市场、最高毛利率的市场领先优势已实属不易。
    把比较个性化的市场交给体量小、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去运营更有优势。

    其次,敢做虚拟运营商的企业,往往有基础运营商所没有的核心优势。
    电商的优势是相对低成本的运作经验和相对高端的客户资源,
    综合渠道商的优势是店面渠道和稳定的客户资源,
    终端分销商的优势是分销渠道和最低的终端成本。

    因此,链接中C114的分析非常到位,
    虚拟运营商的进入可以改变三大运营商零和博弈的困局。
    三大基础运营商的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寻找的合作伙伴都是取长补短。
    至少在转售业务试运行的前两年,
    虚拟运营商不会也不可能对基础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和客户群造成伤害,
    更多的是帮助本家发展客户和业务规模,是共赢的关系

    本问答由杨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