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软件开发

如何看待万达广场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

7月19日,万达集团明确表示,未来将会减少零售业态的占比,2014年开设的万达广场(不含万达百货)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并且要在2015年前把已开业的72个广场二楼业态调整完毕,上述调整不包括万达百货。 那么这样做的可能结果是: 1 万达百货的品牌招商、运营会更有优势,可能作为百货业中的新兴力量? 2 那么万达广场呢? 如果那么多原本卖衣服的地方,现在做什么好呢?

2 个回答

  • cary | 2017-10-14 10:15:58

    女王大人,“她们真的向我们下手了!”
    作为万达来说并非地区公司可以在集团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作为其中一个片段,笔者终于等到拿服饰下手了机会了。目前万达全国各店的经营水平、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原本宝贵的时间反倒是被浪费了,自2011年万达不断内部人员调整后,在2013年应该具备了思想的一致性,弥补了原本创新能力差的短板。
    除了在7月工作计划中除了服饰部分的调整、还增加了很多的积极提高“坪效”的做法,进一步向万达模式的综合体靠近,而不是传统处于没落的百货行业。这样也是为什么很多百货从业历史的人,陆续退出万达的主要原因(你可以说是在挖墙脚,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和行业经验会形成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
    服饰类品牌根本不是万达强项,而且是目前国内招商、运营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很多职业经理人只要和一些服饰品牌关系好,就大大咧咧的出来直接做项目总。而不是偏重对运营和人群的研究,所以也可想而知以后这些项目在运营商的短板。结合以上两点实际可以看出万达一方面在消灭原本的束缚,(职业经理人的百货残留思想,和缺乏学习激情和行业判断力的传统思想),而转向万达方式的综合体市民化运营。

    ================================================================
    “小子,我们一直在扫描你哦”
    从一组数据看出万达广场每个地区的不同层的坪效十分不均等,各个地区的管理人营销、运营水平天地之别,大量的资产实际上是被浪费了。明眼人都知道一层那些店的内幕,实际上二层才是真的在经营的。
    你租金做不上去当然要请你的出去,谁有能力上就替换谁,本次有针对性的是服饰品牌这说明在运营的项目,二层服饰类的租金已经到了极限,需要更暴力的行业进入(替换是基本是三高二店一水,请自行百度搜索),此外由于客户消费客户调整,全国各店也需要新的体验品牌进入(3年内各店的主力餐饮也差不多吃腻了),为此考虑到工程便利性改造基本不存在技术问题,所以空出的位置要么盈利新品牌体验店(人气和地标)或是玩得起的体验品牌(副牌和行业体验店),所以其实万达做的这次是“原来送火箭上天现在是精确对接”。看似一个工作实际上很多内因的。
    ===============================================================
    “其余的小心了,敲山震虎叫嬛嬛”
    从服饰弱化的角度看实际上机会也是等同的,万达一直乐于奉行的原则是不断(尝试),索性最好下一步把苏宁弄出去(如果苏宁拿不出和万达一同让客户回来的方法的话),从运营商看苏宁相对于服饰来说对万达实际的影响更严重。简直是“网易的拉页广告”,而且每次开会这帮人都很淡定的样子,相比沃尔玛真是天地之别。说了这么多请记住万达不是百货商店,所以10年前你可以认为服饰很重要,而今最重要是“万达的用户群体体验”,为了这个浩浩荡荡的潮流自然会淘汰那些“固步自封的专业人士”。
    =======================
    深度阅读链接:万达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独到之处?

    ===================================================
    最后,其实万达还是希望创造和谐的发展局面,链接:2013万商会 - 万达热点专题

    本问答由cary提供

  • cary | 2017-10-14 10:07:11

    楼主是被媒体误导了,事实上,该新闻来源于今年七月份王健林的工作报告;
    里面有一段:“集团要求,今年四季度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二楼全面取消服饰业态,力争不招零售业态,2015年前把已开业的72个广场二楼业态调整完。
    需注意:
    1、报告指的是二楼,而非整个商场。
    2、报告中的力争不招,是力争不招,而非不招。

    本问答由cary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