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动漫

如何评价田馥甄的新砖《渺小》?

豆瓣上一大堆脑残粉。。写了等于没写

2 个回答

  • 牧童 | 2017-10-13 13:26:31

    在开始之前,我要引用我一位贝斯手小伙伴阿十的话:

    “有些东西,你们给分低,真的,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们听不懂。不好意思,大概需要大起大落,歌词文艺清新或者刻骨铭心的才会对的上胃口?哦不好意思,如果那样的歌儿丢给田小姐来唱,估计你们也就给一两颗星星。为什么?因为你们眼里她终究是个偶像团体成员罢了。我不怪你们,因为你们不懂流行音乐,不是说你们没有喜欢的流行音乐,是你们不懂流行音乐。”

    这家伙昨晚熬夜写完一篇很专业的分析《渺小》编曲的听歌报告,感兴趣请搜索新浪微博 @ 阿十才不认命呢啊喂 (真是个怪ID)

    然后下面是我熬夜写的玩意。

    先说吧,这个不是乐评,是分享的感受

    因为首先我觉得关于“如何评价……(某种音乐或歌手什么的)?”的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评价“真是冷冰冰啊。以及,怎么评价算对呢?音乐本身就是感受性的审美艺术,个人有个人看法。

    完全没理由的批评,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

    好了我这么认真回答简直蠢哭。


    正文:


    【引言之一些废话】


    看得出万能青年旅店是田馥甄喜欢到不行的乐团,比如,乐团前段时间因意外不能赴台演出,田馥甄在FB上一副抱憾到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样子,在电台代班也要放一放万青的《十万嬉皮》。也许《十万嬉皮》里大梦一场的董二千先生得到了田馥甄极大的共鸣,起码在“喜欢养狗不爱洗头”这一句词上,田馥甄应该中枪到暗中对歌词叫妙吧?其实听到《十万嬉皮》里那句“终于沦为沉默的帮凶”,谁又能承认自己不是董二千先生呢?

    万青那张专辑里还唱: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揪心的玩笑和漫长的白日梦》)

    一下子指向现代人生命最荒谬最困惑之处。《渺小》也一样,往最深处追问着——

    “向黄土灰尘,向肉体灵魂,向芸芸众生,我该说感谢,还是对不起?”

    这样来看,跟万千听众一样,田馥甄在揪心的玩笑和漫长的白日梦里,不断张开又握紧自己矛盾密布的手,然后,伸出手掌给你看——瞧,我是这样的,你呢?

    然后你一低头,她矛盾密布的掌纹跳跃成音符唱词,最后交织成旋律跑到耳朵里来。


    有次听到一位很出色的文学教授说,好的艺术创作,不是追求个性,而是追求人类最深处的共性,穿透形式层面之后,触碰最深层的痛,那时候生命产生的颤栗是同一频率的,那才打动人。

    如果听完《渺小》这张专辑算是有共鸣和感动的话,那也许说明听者和歌者一同进入了音乐创造的某一生命体验之房间,这是一种缘分。听歌嘛,向来都是靠缘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么是某一风格或唱腔不是你的菜,要么歌词你不理解无从感动,喜欢呢,那一切都很简单,因为你的生命经验和它一拍即合,耳朵舒服心里也舒服,连带着理性分析编曲之后都觉得如此舒服。然后,咔哒,房间的门就打开了。


    至于田馥甄的单飞历程,不想再赘言,看这篇文章的人,也不必我做任何科普性的介绍。最值得说的(也是反反复复要说的),是她单飞三年来的开拓处,分别是关于她与世界相处的姿态,以及唱腔。

    (这两点跟这张专辑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在引言部分的废话里多废话它几句。)

    从早年的活泼鬼马到一种近乎封闭式的自我保护,再到如今颇为自在自如的处世方式——田馥甄在公众视野的成长有一条清晰又模糊的线,就这样画出来。单飞这几年她经历什么,当然我们无从全部知晓,但起码知道有几件重要大事(具体不说了媒体都说过)撞击、重塑着她。我们能看到的是,她选择了开放和拓展自我,这几年越来越能接纳一切,2010年那个背对镜头唱歌的田馥甄显然已经开始乐于张开双臂迎接世界。自处对内向人格的田馥甄不难,难的是如何调整自我秩序,让自己可以适应世界秩序。对于田馥甄这样自认极度悲观的人来说,保持这样一种不断向上的姿态……几乎可以说是充满拉扯和痛苦的,因为张开双臂就要遇到伤害,而内向型的个性也必然不断诱惑她返回背对人群的状态。但也毫无疑问,只有这种向上,才是可以使生命最有张力、最能支撑自己、最正向的姿态。

    说到这里不知为何想起王菲来,有很多人说田馥甄有了王菲早年的影子。王菲的成长轨迹完全是另外的样子,俩人性格也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是的非常、非常不一样),虽然田馥甄受偶像王菲诸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潜在而非外在声音或形式的。王菲更像是一个诗人化的歌者,从《十万个为什么》开始,二十几岁的王菲已经开始引领华人乐坛的潮流,剑走偏锋地将独立融进主流,而且试验大胆,不拘泥,不管受众懂不懂得。田馥甄显然不是一个诗人化的歌者,她比较像散文家,善于剖析自我的散文家,慢条斯理说给你听,对人生诚恳对世界谦卑,但非常习惯于用冷冷的语气掩藏热情。当然三十岁的她也还未达到王菲在三十岁时的成就,毕竟她作为田馥甄出现在乐坛才三年,而王菲那时候已经独立出片十多年。田馥甄路还长,况且她要做的是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就好。

    扯太远了,写到这里似乎已经完全超过了大多数乐评字数,而我还没谈到正题。关于唱腔,从《To Hebe》开始就有人诟病田馥甄声线单薄,一直到现在。喜欢田馥甄声线的人从不会觉得她单薄。陈绮贞声线也是单薄的,甚至诚实来讲在歌唱技巧上田馥甄还略胜一筹,但没人指责说“陈绮贞你声线单薄,专辑除了唱得不好其他都好”。事实上声线是天生的,根本不应该是指责的对象,值得说的该是唱腔。田馥甄的唱腔很独特,声音是清凉、放松的,这一点在华语主流女歌手里很难得。当今华语乐坛大部分歌手的声音是热的、暖的,田馥甄声音里天生有一种凉意,配合这几年愈发成熟的气音和假音,这种凉意近乎使人沉迷。“放松”也是很多歌手梦寐以求的事情,声音的放松和吐字的恰到好处,这是多年音乐素养积淀下来的成果(她听的东西太多了)。而且这张专辑里,田馥甄的中低音区值得好好回味。关于这些会在下面具体说。

    好了,我们还是说说《渺小》这张专辑。


    【概念支架:而立自省】


    《渺小》是一张在概念上十分出色的国语专辑,这是唱片公司企划的巨大成功。田馥甄个人专辑有着浓烈的个人风味,这种风味不只体现在音乐,而且体现在概念。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田馥甄的大部分歌曲只适合她来唱,因为口吻太符合她,像量身定做的衣服,别人穿怎样都别扭(《中国好声音》里有选手唱《魔鬼中的天使》就过于发力,丧失了原唱“软刀子”的韵味)。三张专辑的概念一以贯之,就是“面对自我”,而《渺小》是三张专辑中最为凝练成熟的。《To Hebe》时是力图跳脱出团体树立个人形象给外界认识,故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内向型的特质,《My Love》再往前走一步,注重的是关于爱情的反思,映照出独特、矛盾的世界观。而《渺小》则完全开拓出大视野,有着并不故作肃穆的人文关怀与坦诚的个人哲思,个人的反思因为足够深入,就产生了现代人共性的思考——世界在矛盾中如何求得和解,自我在矛盾中如何求得和解,这是专辑探讨的中心,可谓概念统一,自成一体。

    电台访问里透露的信息是,田馥甄在企划阶段写过一长篇剖析自我的文章交给歌词统筹,词作者的灵感就是这篇文章里田馥甄摊开的世界观。全碟词作围绕田馥甄在而立之年的种种自省展开,而这种自省是全面的,所以专辑的概念也是完整的,又由于自省涉及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故而词作完全不拘泥于情歌路线,侧重的是哲思。专辑因为贴切个人特质而显得格外真诚、真实,田馥甄希望全碟的词作能像辛波丝卡的诗一样深入浅出,这样一来,概念支架的牢固和口吻的一致性使得全碟结构完整,而非单纯十首歌的合集。

    华研近年经营的最成功的歌手就是田馥甄和林宥嘉,这两位已经是华语乐坛新生代的主力唱将。除却歌手个人声音的出色外,唱片的企划营销与歌手个人特质结合得到位是成功的最大原因。虽然外界不乏指责华研在创作上“绑手绑脚”的声音,但不得不说就“市场性和艺术性兼顾”这一点,华研在田馥甄和林宥嘉身上做得相当成功,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这两位年轻的歌手显然有更大的专业野心。在《渺小》这张专辑里,除了概念走得更深远,田馥甄尝试的曲风也明显更加多元,而悦耳度也不错,在安全牌的范围之内能够既好听又不单薄的专辑,已经非常难得。

    接着说创作团队,《渺小》大体延续前两张专辑的人马,由王治平把关,母带去了LA,找到Oasis mastering的 Gene Grimaldi这位混音过Lady Gaga和Lana Del Rey的大牌操刀,所以对于有不错的音响或耳机的人来说,听《渺小》耳朵就有福了。作曲有陈小霞、郑楠、杨子朴、黄淑惠、郭文宗、刘大江、张简君伟,不太熟悉的应该只有苗小青,这是内地一位擅长创作R&B的原创音乐人,豆瓣上有他的主页。作曲人阵容以华研老朋友为主,基本保证专辑悦耳度,而作词人阵容则有点群星闪耀的感觉:施人诚、姚若龙、徐世珍、蓝小邪都是熟悉的华研老朋友,暂且不表,令人意外的是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香港乐坛词作三杰齐聚在一张台湾歌手的专辑中实属罕见。专辑词作质量都非常高,似乎没有一首是弱的。有趣的是,这张碟里周耀辉填了《渺小》,林夕填了《不醉不会》,黄伟文填的是《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恰好分别对应生命-生活-爱情,形成一个三角,而这三个词也恰好概括了专辑的架构。

    因为很早就打算把这篇“乐评”(虽然我真的不把这个完全业余的东西当乐评)的立意点放在专辑的概念上,所以会按照这样三阶梯的结构解析专辑的十首歌,也可以说,十首歌独具匠心的曲序安排,恰好可以用这个结构来概括。


    《渺小》

    统领全碟的一首歌。田馥甄在年假看到辛波丝卡的《在一颗小星星下》很有感触,就有了要把这首诗文本的味道融进正在企划的新专辑里的想法。周耀辉于是填出这样立意高远的歌词,照旧“仙气”,配合着沉沉的曲,低语再顿悟。张国荣说周耀辉的词“醉生梦死”,《渺小》里生、死、醉、梦却皆成众生万象,歌者跳出城市人间,思绪飘游到星空荒原,皱眉惶惑地发问——人类冲锋的号角是城市噪音,对这一切我该致歉还是感恩?

    于是朴直地先是揭示冲突对立,然后回归辛波丝卡诗作中“致歉”的主题,同时加上“感恩”。《渺小》是探讨“存在”的作品,抛出问题也尝试给了救赎和解的答案。怀疑世界时也怀疑了身在其中无法抽身的自己,人该怎么面对这些?周耀辉说:“先说感谢,再说对不起”,这就是答案。也可以用辛波丝卡在《种种可能》里那句“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来概括,每个存在都有它自己的理由,所谓天地不仁并非是宇宙的无情,恰恰是宇宙的宽容。广阔的世界中混乱既然存在,那么每个人自我的混乱也就得到了谅解。

    《渺小》曲风是华语主流乐坛不多的电气民谣,清冷的钢琴如荒原寂寥的环境,时远时近的一轨噪音恰好呼应着现代都市形象,猛然加强急促的低音鼓是矛盾冲突的撞击,还有一轨空灵的电音效果,体现渺远的星空。田馥甄的声音在《渺小》里着重突出清冷感,而和音又有很厚实的圣洁氛围,气音的使用给人叹息的感觉,尤其“原来”两个字,顿悟感瞬间被吐字的特殊处理给树立出来。

    所谓识得乾坤大,尤怜草木青,《渺小》这首歌出色在概念,咀嚼不尽,统领全碟可谓名副其实。略有遗憾的是,编曲因为注重表现寂寥感,总觉得副歌部分单薄了一些,私以为那轨弱弱的弦乐加强一点就好了(弱到我刚开始没听出来)。也许和田馥甄天生的声线有关,像同样做电气民谣的打雷姐,因为声线厚重,和庞大的弦乐很搭,田馥甄的声音似乎不适合跟那么大的弦乐队放一起。不过《渺小》和音的丰富度也可以有烘托宏大氛围的效果。


    《矛盾》

    如果说《渺小》中需要仔细挖掘的种种哲思是歌者世界观最深层的内核,《矛盾》就是歌者这个内核中的种种冲突涌动的外在表现,大概就像太阳光球层上剧烈的黑子活动,巨大的气流漩涡持续不断。《矛盾》最能概括歌者和整张专辑的气质,从《渺小》开始就是对立冲突的语对,这种语对反复地出现,让整张专辑冷热共存地矛盾到最后一首。而姚若龙在这首词里,极度敏锐精准地概括了歌者代表的现代都市人所共有的矛盾——

    “同样一个怀抱水火都沸腾,快乐凝望不快乐,妥协共生。同样一个脑袋对立的灵魂,勇敢挑衅不勇敢,激烈辩论。”

    理性和感性不断拉扯,骄傲与自卑同时较劲,想要爱情却亲手毁掉机会,想要不同凡响却时时刻刻隐没人群,以为自己乐天知命却忍不住试图挑战命运……“太多的反省,压力像鬼如影随形,最初的幸运,最终会不会是囚禁?”这简直就是田馥甄最赤裸的自白。《矛盾》是内向自省的抽丝剥茧,用字字珠玑评价它应该不过分了。

    摊开手掌,谁人没有矛盾密布的掌纹?也许失眠时会声嘶力竭用力拉扯,想要反抗这些内里的矛盾,然而姚若龙最点睛之笔就在最后——反抗矛盾,反而矛盾。一语点醒梦中人,与其用力想要解开那些个性绳结,不妨接纳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矛盾》的作曲郑楠愈发成熟,主歌旋律阶梯式起伏,是不紧不慢地迈台阶再走下来,而副歌急剧推起再回落,则有种小跑着来回的感觉,歌词那种陡然而起的困惑和旋律的情绪紧密地贴合。田馥甄的声音在这种上升和回落的旋律里,张弛有度,假音抛出去再收回来,气息掌握得不漏痕迹,句尾的顿挫体现的是纠结的无奈,和声的情绪在中后段不断加强,而中低音区则在衬词部分展现得很好。

    编曲韩立康是近三四年台湾编曲界新生代人物,与林宥嘉合作过《越反越爱》《四号病房》,也做过魏如萱的《糜人》,都是很有感觉的有些怪怪的摇滚乐,可见他很善于掌控摇滚曲风的节奏。林宥嘉曾经评价他“编的一些音阶,切入的逻辑,感觉很妙”。这一种“妙”在《越反越爱》里,是少掉一轨吉他后怪而有fu的单独出现的鼓,在《四号病房》里是中后段欧洲indie rock才容易出现的大提琴solo。而在英式摇滚曲风的《矛盾》里,妙就妙在几种冲突的器乐共同出现,交织向前:大提琴和钢琴是典雅从容的,而电吉他和强烈的鼓点是耸动不安的,气质中庸的木吉他又是一个不同的面向。编曲非常贴合歌曲立意,使得歌词意象在器乐表现中具化,也起到了编曲最该达到的营造氛围的效果。


    《终身大事》

    说完现代人生命存在的困惑,专辑到了《终身大事》就来到“生活”这个层面。作词蓝小邪再次鬼马,搞完《我是火星人》和《思凡》里误入地球的外星人还不够,《四号病房》的精神病患者、《超级玛丽》里的蚂蚁猫咪和《花花世界》的各种小花也没让她发挥淋漓,终于在《终身大事》里蹦出一个操心起全宇宙的侠女来。首先蓝小邪就开了“终身大事”这个词汇一个玩笑,何谓“终身大事”?“终身”要完成的“大事”那么多,从气候变暖到游戏闯关,从宠物花草到使人厌烦的加班,甚至火星上的事情这位侠女也要来关心一下,哪有闲下来的功夫放心地去谈情?所以,等等吧,这个所谓的“终身大事”暂时不去做,也并不会天下大乱。

    大多数歌曲里,默默等爱降临的剩女们总有种优柔口气,显出盖不住的衰老,跳脱不了“没有爱情那就好好充实自己吧”的主题,有种无奈感。《终身大事》里这位侠女显然还精力旺盛,积极要完成的是自己的梦想,而感情的事则计划之外,与众不同地表示:“不把这些事搞定我可没时间谈情”。蓝小邪像是外星人的继承者,脑子怪怪,爱用科幻、怪诞、有趣的意象,《终身大事》的口气又贴切着田馥甄那个胡思乱想和热情仗义的面向,直接反击现实里各界人士关于田小姐“终身大事”的发问,却又比“干你屁事”四个字来的有意思多了。

    旋律有些R&B的《终身大事》简单直接,属于那种过耳不忘的类型,加上编曲JerryC选择了明快强烈的方式来处理,可以说是节奏控们一听就会喜欢的歌。编曲里加入一些中国风元素,把侠女的形象树立出来,这种中国风不是体现在旋律上那种典型的五声音阶之类,而是单纯在器乐表现上运用一些民族乐器,鼓的音色飒爽明朗,古筝气场足够。反差明显的是,用木吉他去弹典型的五声音阶,然后电吉他重重地营造金属感。这种独具匠心,让人找回了JerryC成名时摇滚卡农的味道。

    再说田馥甄的演唱,一首明快的摇滚,歌词又那么单刀直入,怎么唱能不落俗套有型有格?如果有人记得田馥甄早些年自己作词的那首听来让人很过瘾的《来不及》,可以试着比较一下《来不及》和《终身大事》里田馥甄处理的变化。同是爽朗的有些金属味的摇滚,《来不及》是很直接地向前冲,副歌部分有种嘶吼的过瘾感,而《终身大事》则完全换了处理方式。《终身大事》咬字的处理有一种不屑的、酷酷的感觉,副歌则是介于假音和真音之间,并不再直接地冲锋,反而是迂回、放松,与强烈的编曲结合产生相当奇妙的作用。故而有人说听《终身大事》是晃头晃脑,一首这么明快的摇滚为什么不是让人蹦蹦跳跳而是晃头晃脑呢?歌者声音上虚化的处理是值得好好品味的。


    《不醉不会》

    说到底全碟最容易让人摇摇晃晃的应该是《不醉不会》,看了歌名就有点想喝酒(难道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内地版删掉了这首歌?XD)。林夕继《你太猖狂》和《我对不起我》之后,又来用歌词替田馥甄发声,这回不再说纠结着的爱情观,改说生活观。田馥甄平日里爱小酌几口,微醉之后就自动融掉冰山,变成想和全世界交朋友、热衷于对身边人疯狂表白的奇怪人类。而《不醉不会》里“醉眼看世界”,则是她三十而立领悟出的生活观,一个过于清醒理性的人,的确需要提醒自己别太较劲,想想喝醉的状态,那时候头脑晕晕,不是很开心么?林夕攫取这个观点,玩起文字的游戏,的确,这么“醉”的主题,不好好玩一玩岂不可惜。于是叠字词一个个蹦出来,几乎所有ABB形式的词都配合着一个ABB形式的音阶链。靠一个“醉”字,就可以衍生出“懵懂懂”“朦胧美”“似是而非”等等有意思的东西,又暗藏一些智性的词,比如引起误会的“紫微”,并不是林小姐扮演过的那位格格,而是代表命运的紫微星。不过这种误会也是有趣,纠结是哪个紫微又有什么重要?答案的对错无所谓:迷茫茫的天地没那么多对不对。不妨说,这是一种意外的幽默感呢。

    作曲人刘大江原供职索尼唱片,后来成了独立的音乐制作。其实这位作曲人更多活跃在内地乐坛,不过近两年开始和华研的几位歌手合作,包括Olivia的《等等》和动力火车的《当》,另外,林宥嘉那首非常有味道的《拾荒》就是他作曲。《不醉不会》的主歌和副歌都很轻快,都是短短的音节,Bridge部分“不醉就学不会”则是长音,第一遍听就想,诶?突然慢下来,那副歌是什么样?还蛮吊人胃口。编曲又是JerryC,有一轨不安的电音藏在下面,烘托了迷醉的感觉,其实私以为出彩在吉他和田馥甄的和声。田馥甄的唱腔又是那种虚化的方式,这就避免了把轻快的歌唱得芭乐烂大街。刚播出的时候有人评价说这首“唱得软乎舒服”,在《不醉不会》的和声里,这种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能用丰富cry来评价这首的和声,层层叠叠,非常过瘾。


    《你快乐未必我快乐》

    这首歌是一首爱情观,之所以还是算在“生活”这级台阶上,是因为它是观念的表达,而非爱情里扎扎实实的情绪。蓝小邪这回开林夕的玩笑,带着田馥甄开王菲的玩笑,一起向偶像们“挑战”——《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吗?也许未必。“女性觉醒”这个主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不过还是有必要在沉迷爱情时提醒一下自己,如果快乐不是相互的,还是得悬崖勒马才能全身而退——你爱你所以我得爱我。这种对爱情现象的疑惑和反思,恰好延续《Love!》那句“怎么全世界每个人都爱别人,不爱自己”。

    黄淑惠之前给田馥甄的曲子是《Love!》和《要说什么》,都是轻柔随性的民谣小品,而这首《你快乐未必我快乐》据说Demo也是个民谣风格的作品,最后却被处理成了Country Blues Rock。王治平和编曲圣手Martin Tang找到一种酷酷的曲风来配合这个酷酷的主题,倒有些让我联想起蔡健雅的《多米诺》。说到Martin Tang,真是一出手就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早期是孙燕姿的御用编曲,又多次夺下台湾金曲奖的最佳编曲。而之前田馥甄那首神作《My Love》就是这位鬼才编曲,非常宏大耐听。这回《你快乐未必我快乐》一上来,迷人的贝斯和鼓就抓住耳朵,布鲁斯的节奏以及典型乡村音乐的吉他一出来,更是有点欲罢不能,A1的编曲干净利落,和声加进来之后再度加强这种迷醉的情绪气流。这首歌的编曲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利落,加一轨多余少一轨可惜,编曲难得能够做到这么恰到好处。


    《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

    理智冷静谈完观念,还是免不了失足掉进感情泥沼里头。接下来是三首直接进入爱情情绪的作品。《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又是一首矛盾拉扯的歌,第一次和田馥甄合作的黄伟文,今年唯一写过的国语词就是这一首。黄伟文是一个喜欢运用物象的人,现代生活里最琐碎的物件或瞬间,在他笔下都可以有词味,《这么远,那么近》里的地球仪和玻璃窗,《尼古丁》里戒不掉的烟,《垃圾》里化蝶的废纸和铁了心的空罐子,陈奕迅“男人玩具四部曲”里的相机、手表、车和美酒,《自然醒》里的电钻钻头和《唐人街》里的蛋炒饭……好像没有什么不能写进词里,就像辛波丝卡的诗,就连用“色情文学”都可以写一首诗出来。在《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里,黄伟文写到星座运程的杂志、翻旧爱的Facebook到深夜的手指头、健身房没关的灯、报纸的讣闻版和婚礼的邀请函,用最常见的物象勾勒出最强的画面感,让听者代入情绪就是很容易的事了。口吻倒是非常贴切歌者的矛盾个性,明明在意想念,却还是非常冷漠地提醒自己“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自尊没了能死的感觉。

    其实这首歌旋律比较平稳,但是情绪又很浓烈,编曲使出渲染情绪的利器——弦乐和钢琴。主歌先是很干净的钢琴凸显寂寞感,渐渐加入的弦乐丰富起来,并不是很大的规模,然而室内乐队的大小也足够烘托氛围,尤其是颤音的效果,情感上那种压抑、坍缩立显。题外话,其实总觉得这首编曲有些类似于林宥嘉的《勉强幸福》。


    《你就不要想起我》

    好吧,还是要说说这首大情歌。不得不说这首大情歌还真的扎扎实实可以虐到不少人,所以《你就不要想起我》还是很成功的。抒情摇滚是田馥甄从《To Hebe》开始就玩很转的曲风,也是近几年华语乐坛很主流的风格。《寂寞寂寞就好》就是抒情摇滚传唱成功的典范,成功到几乎听流行乐的人就会哼几句的地步,《你就不要想起我》是《寂寞》原班人马打造,想要不Hit也难。施人诚配合“渺小”这一概念,反思在巨大的爱情里,渺小的当事人真的可以“寂寞寂寞就好”么?于是歌词一开头就反驳了三年前的作品:我都寂寞多久了还是没好。虽然整首歌是大情歌路线,不免老生常谈地唱着“明明你也很爱我,没理由爱不到结果”,不过流氓婆式的口吻,倒显得这份不甘心越发让人难过起来,要强到这个地步,最后还是承认被打败,可见爱情面前,谁都得荒唐地重蹈覆辙,无可奈何。

    杨子朴的旋律的确非常适合做抒情摇滚,抑扬顿挫。编曲几乎和《寂寞》一样的套路,先是钢琴把人带进情绪里去,然后电吉他、鼓点不紧不慢一起加入,副歌一起把情绪推到顶点。田馥甄的唱腔给人的感觉是明显厚实了,而中低音区的稳定度在主歌部分表现相当出色,虽然是大情歌,却在吐字上难以模仿,比如“没好”、“嘲笑”的叹息感,“爱不到结果”的“不”和“夜长”的“长”那种似是而非的滑音……细节处理贴切情绪,所以比较动人。


    《无常》

    终于说到《无常》了。专辑十首歌里除了《渺小》,《无常》就是最喜欢的,《渺小》胜在概念的宏大,而《无常》则整个是全能型选手,无论是词曲演唱还是编曲,《无常》都做得非常出色。

    郑楠和蓝小邪几年下来积淀出的成熟,几乎在《无常》里发挥得淋漓尽致。郑楠的旋律非常美,甚至把《无常》的曲子单拎出来用钢琴独奏也足够感人,因为是他亲自操刀制作、编曲,所以完整的成品近乎完美。在前几首歌丰富的听觉效果之后,《无常》很冷静地出现,迅速降温。我个人相当喜欢A1和B1段的感觉,钢琴干净空灵,还有一轨细微柔弱的电音,除了这些就是田馥甄气音处理出的演唱,整个氛围清冷,像是深夜自言自语的私人化写作。田馥甄的气音再度展现那种浓烈的叹息感,按理来说,这种曲稍稍处理不妥,就有洒狗血的可能,而田馥甄很清瘦、放松的演唱,则马上体现出一种领悟力来。到了A2段,电吉他和鼓才终于出现,B2段弦乐也出来了,抒情的氛围是循序渐进的,最后再“咻”地一收,处理得稳妥恰切。

    “无常”是悲观主义者最常握在手心的世界观,时不时就拿出来看看,世事无常,需要给自己打个预防针。据说因为郑楠的旋律太美,蓝小邪填了很多版本,才终于用《无常》完美配合。除了古灵精怪,蓝小邪出手虐一虐心也是相当有一套。南极开花、沙漠游鱼,都是明显的谎言,然而看似荒诞的意象却揭示沧海桑田的巨变,也是一种矛盾——面对荒唐的人生,掩藏了不甘心,耳朵嫁给谎言,唱出无情的劝告。这种冷漠的口吻和抒情的旋律体现的是对立拉扯的复杂情绪,“来让所有遗憾再不用被遗忘,成全那句无常,就让所有遗忘,都忘了怎麼忘,就让无常如常”,词汇只要改动一个字就可以变换意味,何况人来人往的生活。这大概就像《不如不见》那种情绪,面对人生无常,最好还是“让你不再认识我,让我不怕放过我”。放下某段感情不是难事,难的还是放过自己啊。


    《爱着爱着就永远》

    当全碟发展至实在是悲观到让听者整个人都不好了的节奏时,温暖恬静的吉他响起,一看歌名(虽然当初单看歌名的时候很想吐槽),似乎是个很正面的方向了。人还是得往前走,专辑也不能一味给人传递负能量,所以《爱着爱着就永远》这种让人听完笑着松口气的歌,还是得出现。张简君伟写过的《还是要幸福》虽然走的是虐心情歌路线,不过旋律的悦耳、舒服和这首歌是很相似的。而《还是要幸福》的词作者徐世珍负责填词,口吻也依旧是柔和的。田馥甄巧合间把张简君伟写的这首《爱着爱着就永远》捡回来,成品得到很多人的喜欢,看来这个巧合相当重要。

    这首歌副歌很抓耳朵,但我比较喜欢主歌,因为主歌部分平淡、安宁里有种非常迷人的氛围,而且我个人又钟爱于田馥甄中低音区和气音的表现,搭配着木吉他很舒服。编曲樊哲忠总给人温温吞吞又闷骚的感觉,相当适合编这样温暖安静的东西,木吉他、钢琴、小提琴以及层层叠叠的和声,这首歌还真是让人舒服到底。


    《口袋的温度》

    到最后一首歌了,让我喘口气……

    像陈珊妮《低调人生》最后给了《启示路》来安慰大家,《口袋的温度》也是个适合用来收尾的作品。陈小霞的歌这几年被华研抢了不少,《口袋的温度》又是作品发表会时被华研拿走的。田馥甄有很多歌是属于“好听非主打”那种,比如《To Hebe》的《没有管理员的公寓》,《My Love》的《影子的影子》,初听来平平淡淡,但比起许多抓耳的旋律,这种歌很耐听隽永。《口袋的温度》也是这么一杯温吞水,如果乍听无味,很有可能某一天随机播放时就打进心坎。和声里的哼鸣、主歌的平稳展开,比较丰富的编曲,都呼应着颇具关怀大爱的歌词。

    词作者之一常正是陈小霞的网友,陈小霞觉得主歌歌词不够完美,施人诚就给润色了一下。主题是很正向的,都市中冷漠的人们其实口袋里都揣着滚烫的情感,只不过心墙阻隔,坦诚的沟通越来越困难。《矛盾》是面对自我时拉扯的独白,而《口袋的温度》则反映这种矛盾作用下,现代都市人人际关系的尴尬,所以要去寻找一个温暖的出口:谁活著没有失落失望遗憾,不需要温暖的陪伴,进来吧孤单旁徨受伤的手掌,口袋里的温度是会生长爱的土壤。延续着上一首的治愈系,《口袋的温度》漾出满满暖意。揣在自己口袋里的手掌为何不尝试去和别的交握?别叹气啦,聊聊天吧。


    【结语之还有一些废话】


    撸完这个又臭又长的东西,已经凌晨五点了。是的,我非常幸运地熬过了自杀率最高的凌晨四点,再提一遍辛波丝卡吧,只是觉得应景,因为《清晨四点》里她说:让五点钟到来吧,如果我们还得继续生活。

    之所以还是写了这个东西,实在是因为……被一些不太认真的“乐评”搞得有些手痒,觉得恩我这个蠢音饭还是再蠢一把吧。

    写乐评似乎是个逼格很高的事,实际上我觉得一点也不。一个出色的团队认真努力地去完成一张专辑,到底我们谁有资格说好或者不好?倒不如说喜欢或者不喜欢来的诚恳些。

    本问答由牧童提供

  • 牧童 | 2017-10-13 13:06:08

    作曲水平下降,编曲水平提高,唱功稳步提升,她在努力转型

    本问答由牧童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