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游戏电竞

就钱钟书先生作品《围城》的文学性来说,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吗?

个人非常喜欢钱钟书的《围城》,但是不是从文学性上来说,其不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2 个回答

  • dsyjiang | 2017-10-13 07:54:22

    谢谢指正,其实它是现代文学。呵呵,现代文学啊

    在中文系读书时,最喜欢的就是近代文学,近代文学里最喜欢的就是钱钟书,以及钱钟书的《围城》。

    我当时夸口说,近代文学文本里最好的就是《围城》。然而,在文学史上,它只是极其不起眼的一篇。

    更让我失望的是,钱先生说,他不是作家,只是学者。

    小说虽好,然无大气象。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尿性,奖不可能给《围城》。

    本问答由dsyjiang提供

  • dsyjiang | 2017-10-13 07:24:36

    若是仅从文学性来说,《围城》可以,但诺奖不是光看文学性的,所以钱锺书先生肯定得不到,否则赛珍珠为何能得奖,又为何罗曼·罗兰能得到而普鲁斯特没得到,2015年又为何给了写非虚构类文学的记者?


    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想得到诺奖必须具有很强的本土味,而诺奖对欧美作家似乎并无此要求,第三世界国家得诺奖的哪个不是本土味很强、后殖民味剧浓的。博尔赫斯倒是个世界主义作家,可惜最后因为一点政治原因愣是没拿到。


    钱锺书先生是个文学世界主义者,作品里没有很强的后殖民味儿,没有乡土味,所以他肯定得不到,但其作品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对未知形式的探索,他更关心风格、词语、形式,以及比喻还有意向。但诺奖并不怎么看重这些,至少在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时不太看重这些。钱锺书先生虽然是学者,但其学术路子依旧是文学方面,《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等所有学术作品均是用的文学语言,并非机械、无生气的学术语言,他非常重视语言艺术,他用文言文著书也有试验语言弹性的意思。他写小说也是必然的,绝非玩票,倘若不是时局有变,至少会再出一部长篇《百合心》,很有可能还会有第三部第四部,可惜没赶上好年代。而《围城》二十几万字他写了两年,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都是非常辛苦的,尤其《围城》这种极为重视语言艺术的小说,他说是“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锱铢积累地写完”绝非虚言,他写得很认真。


    钱锺书先生因为单纯的文学作品少了点,并且因为他作品的语言风格,可能会让人误以为他进行文学创作只是玩票,其实不然,他很重视文学,一直在努力拓宽语言的场域,探索语言上的各种可能性,纵观他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作品,钱锺书绝对是语言大师。


    诺奖肯定会给中国一次的,但在我看来与其给当代写长篇小说的,还不如给写诗歌的,中国当代的长篇小说发展得很不好,比中短篇还不好,肯定是全面退步的,要说文学里哪一类是进步的,那只有诗歌了,当代诗歌比现代诗歌还是有进步的,而小说、散文是退步的,尤其长篇小说,退步得最厉害。所以我不同意上面有说《围城》不如莫言的长篇,当然《围城》没用“煽动”的笔调正面描写苦难,没有写上几十年,没有硬是扯上历史变迁,看上去没那么“厚重”,是比较容易让人产生没那么“深刻”的幻觉。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大都还是在讲故事(除去一些故弄玄虚的),用平庸的语言、老旧的形式讲着无聊透顶的故事,他们喜欢动不动就去写一些关于“ 祖国”、“民族”、“国家”、“人类”的大命题,动辄写上几十年,跨越几个历史阶段,但这些大而无当的命题非常容易以媚俗和琐碎而告终。严肃文学不应该只是社会新闻、纪实文学、历史等体裁的功用,所要求的不应该仅仅是“真实性”、“历史性”,他更应该注意语言和形式上的创新,否则直接去看历史书或者纪实文学岂不是更好。当代一些打主流的长篇在语言上并没有什么创造性,当代作家似乎不太注重语言艺术,也有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是不是打主流的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因为从小的环境,基础比较差,所以语言不太好?而形式上他们依旧模仿西方,还模仿得不怎么好,没有什么突破,虽然都是些近二十一世纪的小说,但创作方式依旧很传统,可以说当代长篇小说还是比较落后的。

    本问答由dsyjiang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