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摄影摄像

如何评价田馥甄(hebe)的新专辑首播主打歌「渺小」?

另外,这首歌在什么背景创作的,歌词是有几种意思

2 个回答

  • 丁勾 | 2017-10-12 16:32:05

    好吧,看来之前写过的一个还挺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

    先说为什么有这个歌词,主要是田馥甄在专辑策划阶段恰好在读波兰那位得过诺奖的女诗人辛波丝卡的诗集,有一首是叫《在一颗小星星下》,看到有人在回答里附出来了,我就不贴了。辛波丝卡语言比较深入浅出,是个很会用朴直语言表达诗性的诗人,田馥甄跟歌词统筹施人诚说专辑想要这种概念,就是人是渺小的,矛盾的,怎么对待世界和自己什么什么的,然后歌词最好是深入浅出的,不需要华丽辞藻等等。啊,其他技术向的我不说了,编曲啊,填词啊什么的不说了,因为问题针对歌词立意,所以就把这个之前发在微博不小心被施人诚翻牌子的东西截出来好了。被这个脾气差情商拙计的家伙翻牌心里感觉其实很复杂。。。。


    正文:


    渺小……恩,渺,深远如无穷极;小,物之微也。当然这样拆分应该有误,渺也有微小义,这个双音节词汇不过是重复着说“小”,但跟歌词联系起来,大概这样拆解更有趣。


    作词人周耀辉念过教会学校,一度也是基督徒,像《平安钟》之类有神学、宗教味的作品很多,总觉得他的作品能把现代意识和神性结合起来,另类冲突和崇高安宁好像总能在他的词作里结合得很好。我觉得《渺小》就是这类作品。


    如果把歌词解构开来,繁华与寂寞、纯洁与肮脏、混乱与专注、丑陋与美丽、暴烈与温柔、流徙与团圆、大与小、暗与亮、自我与宇宙……皆是种种矛盾冲突的对立。


    正式对这种对立的揭示,使我感到强烈的孤寂深远和渺小。


    小时候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大概是十一二岁时,和父母散步回家,一抬头看见一轮高悬的圆月,想到如果有另一个自己站在月球上相对望,那我和尘埃也无差了吧。那是什么季节我早就忘记,但那个刹那所产生的抽离空虚和震撼感仍在。人都把自己当做世界主角,亦相信死亡永远是他者的事情,然而一瞬间顿悟出的渺小感所带来的心有余悸,其实始终留存在每段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里。


    宇宙洪荒,天地不仁。我们生活在蛮荒时代的祖先,他们最初体会的渺小感在于对自然的无力抗拒里,但还可以用切实的猎杀征伐去感受自我超越的伟大力量,从原始的神明崇拜中寻求安慰寄托。当工业文明到来,上帝已死,作为渺茫宇宙中微小的存在,失去了神的庇佑,人因为知道更多、同时也已识到更多的未知,会比过去懵懂的先祖更孤独。尤其在当今的时代,都市的存在遮蔽了现代人的眼睛,我们看不见星空山谷荒原,我们的渺小是双重的——与自然相比我们渺小,与人群相比我们同样渺小。环境的恶化,战争的喧嚣,战争的和平,道德上掩盖偏见或霸权,牺牲贫困和贫困,牺牲财富……


    了解越多,无力感越重。雾霾天里我戴上口罩,看见新闻里播报PM2.5再次超标的实时数据,为气喘吁吁的地球惭愧时,却知道我谁也无从责备——因为在全球巨大的消费链上,我也属一环,而消费便是工业生产的动力与目的,工业生产又必然消耗资源。以此类推,责备他人的行为观念出现偏差时,总能发现自己也有一样的毛病,当我们对世界产生巨大怀疑,也就同时囊括了对自我的怀疑。我时常觉得自己卑微,然而又总是过度自信地生活,寻求给自己开脱的借口,但每当我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卑劣的面向”时,心里就会蜷缩一个赤裸的自己,就像《渺小》MV中具化出的红色巨人,原始、卑微、血淋淋,无助而怪异——那是现代人的心理危机。也许那正是人类的本位主义与面对大世界时产生的自卑感相拉扯的象征,浮生里万千脸孔底下,都暗藏这样戳进生存本质的问题,在每个人心里,原始与崇高、卑劣与伟大、混乱与安宁常常是混沌共在的东西。


    我想这就是第一次听便戳中我的原因。不过后来我发现,《渺小》表达的不只是危机,还有和解和救赎。也许是第一次听时那种对立感所带来的震撼太多冲击太大,我的感受冲淡了原本救赎的主题。但是体会到这种和解、救赎的刹那,那种感动是绵长的,是可以获得宁静的激励的。


    在混乱和丑陋中,偶然瞥见的宁静和美好,其实并不偶然,世界的光和暗同样是亘古的东西,晦暗围绕我,光明也同样围绕我,其中自有平衡。所以歌词里说“原来最暗的天空总有最闪烁的星星”,既然丑恶能够震慑我,那么美与纯粹也同样在庇佑我。所谓天地不仁并非是宇宙的无情,恰恰是宇宙的宽容。广阔的世界中混乱既然存在,那么我的混乱也就得到了谅解。田馥甄在首播会上那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宇宙既然都容得下我的渺小,那么我也可以容下自己的渺小。对立的和谐,是世界的也是自我的。


    辛波丝卡给世界写下致歉的诗,有着人文关怀的诗人在致歉中和世界相和解,这并非自我开脱,而是从否定中超越出来,对否定本身加以了否定,是自我超越的过程。实际上,我们通过挖掘“原罪”,发现了他者的存在,在怀疑中确立了自我,完成了超越的这一步,就是和世界达成和解的时候。《渺小》通过音乐、歌词、视觉呈现和田馥甄的演唱,把这种文本潜在的概念被延伸出来,这本来就是我们平日不敢细致谈论、总是暗自面对的问题,而《渺小》表达出来了,所以才有那么大的震撼力。


    《局外人》里说: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本问答由丁勾提供

  • 丁勾 | 2017-10-12 16:02:34

    我震惊了…这不就是拉拉打雷姐吗?!连唱腔都是拉拉打雷的赶脚!

    小道消息:华研在收歌时明确要求歌曲有拉拉打雷风格...华研你想干神马?!

    歌曲依然走“配器轻薄化”路线,同时刻意“副歌去高潮化”——简单的说就是副歌不是“猛然提八度歌手歇斯底里的唱”。

    总之...仅从这一首歌我不知道专辑会不会整体转向拉拉打雷路线(千万别啊~~

    本问答由丁勾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