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通讯通信

音乐和艺术最高的品位是什么?古典还是先锋?

======================================================================补个刀 大家一致的回复都是认为音乐品位没有高低之分,或者说至少不在流派上。可能是因为我错误地把音乐本身的质量与品位挂钩了。前面这些问题也就没什么讨论的价值了。那么我换一个问法不知道可不可以?好的音乐有什么特质?时间是最为公正的检验工具吗?再次为自己的无知抱歉了哈,不过毕竟就是因为无知才要求知嘛。 还想问一下,是不是一定要具备理…

2 个回答

  • 罗井夏蚀 | 2017-10-12 10:16:40

    认真和@圭多达莱佐 讨论了一些问题后前来回答题主。点赞请给圭。
    首先我们可以把音乐中的不同流派看作是书法中不同的字体,古今中外从甲骨文到哥特体,从柳体到微软雅黑,各类字体不胜枚举。
    那么微软雅黑比草书品位高尚吗?
    大概没有这回事儿,顶多是某些人觉得雅黑好看或者草书好看。这便涉及到个人审美。而审美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立心理活动,并无高下之分。谁都可以有自己喜欢写的字体。
    那么什么事情有高下之分?当你有错别字的时候。不管一个作家文笔如何优美,文风如何另类,要想有人读,首先他需要写对文字。错一个也许不要紧,错多了产生歧义,再错多一点就没人能看懂了。艺术分析,便是在一定逻辑和结构下挑错的行为。也是人从内向外解读艺术的方式。
    当你用越抽象的字体写越长的文章,你就是在用普通人最费力解读的方式给他们讲尽可能曲折的故事。又或者你用最古老的字体写文言文,那么你就是在挑战读者的知识量。但这些困难妨碍一部作品成为伟大成为经典吗?与难易度和字体有关系吗?所以乐曲用何种方式何种风格构写,编制是宏大还是简朴,不是考虑乐曲是否“经典”的量级。但是却是影响你作为欣赏者是不是能轻易理解一个作品的重要原因。所以有知识的音乐生一定是比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更能够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而这个思想赞同不赞同是另一回事。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无从谈欣赏,一个人可以享受流行或摇滚不能欣赏严肃的音乐,只是他不能理解更难创造音乐,但可以了解流行和摇滚。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字体”具有它的时代特性,而一个时代总是有一个时代的道德观,当你动用感官审美的时候,你总是会受到普世观念的影响,假设你穿越到古代用简体字和人通信,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类比当代音乐,在音乐之外的层面上,是价值取向的脱节导致普通人还无法欣赏当代音乐。而题主如果仅以时间为轴来梳理艺术,那几百年再几百年,流行就会变经典,小众就能变大众,也实在是太菲薄。时间背后是时代,时代背后是一个时期的人,人背后则是各种观念的集合和变化。(附答题“现代艺术为什么越来越让人不解?”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948062/answer/35931594
    那么最后什么是品位?
    想象一个人参加葬礼,用镂空娃娃体写了一幅火星字的挽联。
    这就叫没品。
    有品是你用端端正正的楷书给长辈回信,用浪漫的花体字给伴侣写下庄严的我爱你,用卡通字体设计幼儿园海报,用简练的黑体给老板回E-mail。
    有品位首先要得体。当一个人能欣赏并合理的使用更多的字体把文章写得漂亮,这就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建议各位去看看圭大角虫的评论区,关于音乐有更专业的解读)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695771/answer/29028611另一位知友关于“音乐怎样改变人感受世界”的回答,视野开阔,很有启发性

    本问答由罗井夏蚀提供

  • 罗井夏蚀 | 2017-10-12 09:51:49

    好的音乐有什么特质?时间是最为公正的检验工具吗?

    好的音樂沒有共通的特質。時間是相對公正的檢驗工具。

    是不是一定要具备理论知识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

    不一定。

    比如说,在听某一首歌的时候莫名的感动和喜爱,对一首歌感到移情和共鸣,或者是对某一伟大的作品的感知,对其神性的敬畏感到底算是什么(如果不是基于理论分析而是单纯的感性感知)?

    算是感動、喜愛、移情、共鳴、敬畏。

    那么聆听音乐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提高赏析能力还是为了获取愉悦?或者说,哪种指向更加尊重音乐呢?

    終極目的是獲得生命的大和諧。音樂不是人,它沒有自尊心,不需要被尊重。需要被尊重的是音樂的創作者。無論妳抱着提高欣賞能力,還是獲取愉悅的目的聽音樂,都是對音樂創作者的尊重。

    在这里我暂且把“品位”的高低笼统地划分为流派讨论。

    不可以。流派在今天是一種商業概念,它存在的意義是爲了更好地把音樂賣出去。它對於達致良好的品味有負面作用。

    如果说将听国语流行和听欧美流行的人群品味划分的依据是语言障碍、国际视野和制作etc., 那么摇滚、爵士、民谣、灵魂、乡村和世界音乐呢?

    如上,妳不能用流派來劃分品味。很多時候妳可以用一個人厭惡流派的程度來劃分品味:越厭惡,擁有好品味的可能性越高。

    为什么当代没有超越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德彪西的音乐呢?

    假設妳說的「超越」是「達到同等水平」的意思:有。Miles Davis、Stephan Micus、Autechre、ABBA 的部分作品都做到了 。不只她們。

    是真的没有,还是同样需要时代的检验?(或许现在的好音乐过了千百年又是以后的古典音乐?)

    同樣需要時代檢驗,但這個「時代」的尺度在縮短。三十年在今天足夠了。

    电子合成器做出来的音乐有可能超越古典器乐的吗?

    假設妳說的「超越」是「達到同等水平」的意思:有可能。Jean Michel Jarre 做到了。

    为什么小众容易给人高端的感觉呢?是因为有能力欣赏的人少数吗?

    是的。高端本來就包含人數少的意思,但初級邏輯可以告訴妳這不意味着人數少就是高端。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 Pink Floyd,David Bowie 在他们的时代会那么流行呢?

    因爲有的時代比別的時代更重視藝術中的創新。

    品位这种东西到底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

    是習得的。

    比如,一个从小学习乐理知识了解各种名曲的音乐生真的就“懂得欣赏”音乐吗?

    不一定。但這不應該成爲妳抗拒樂理知識的理由。

    一个对音乐理论知识一点都不懂的人对于古典音乐莫名的喜爱算是“欣赏”吗?

    算。沒有什麼比「莫名的」喜愛更「算欣賞」。

    本问答由罗井夏蚀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