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动漫

食品公司 IPO 过程中可能会遇上哪些问题和困难?

我发现很多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都是乳制品、肉类还有调味品的,好像没有糕点类的? 食品公司上市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导致上市困难呢? 如:食品安全?税务问题?财务混乱。。。。?

1 个回答

  • 王枫 | 2017-10-08 09:07:37

    食品企业IPO可能遇到的三大问题

    1、食品安全与卫生

    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对伊利、三鹿的影响——伊利一周市值蒸发18个亿,三鹿直接破产,瘦肉精让双汇三天市值蒸发近150个亿,。

    2014年2月来伊份IPO被否,原因尚未被披露。

    安全卫生还涉及企业内控问题。例如:原材料和上游供应商,来伊份缺乏一个有效的监控检验机制,暴露的是公司内部控制与管理存在的巨大漏洞。

    总体来看,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状况的生产环节,包括生产原、供应链管理、包装安全、检验检疫等,企业加强这些关键环节的顶点把控能有效规避雷区。

    2、财务监管与风险

    食品加工企业多以规模取胜,但规模越大,财务风险系数也越大。

    比如:食品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很多环节是现金交易,这就很难扯清楚了,偷税漏税什么的在所难免。

    对此,前瞻投资顾问认为,食品饮料公司冲刺A股IPO,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与监管体系。尽管很多行业共性问题现阶段无法回避,但审时度势,合理、科学地制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同时,通过制度规范、加强公众监管,税务、票据等问题也是可以避免的。

    3、持续盈利问题

    食品饮料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总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少数细分子行业如白酒则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利润空间逐年缩小。IPO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成长,是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一道坎。这也是目前食品饮料公司折戟IPO最大的败因所在。

    例如:2011年6月首度冲关IPO被否、2013年1月二度闯关被“终止审查”的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主营食用菌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蟹味菇、白玉菇生产企业,屡次闯关IPO被拒之门外的关键原因在于,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据丰科生物2011年的招股书,当时公司的4家子公司中仅丰科食品1家实现净利润59.6万元,其余3家为空壳公司,尚处于筹建期。此外,丰科生物还曾存在涉嫌伪高新、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等问题。

    而在2013年进行的“史上最严财务核查行动”中,食品饮料也是重灾区,包括河北养元智饮品、北京御食园食品、山东惠发食品、上海奕方农业、浙江华统肉制品、安徽五星食品、福建安溪铁观音、华祥苑茶业、净雅食品、宏辉果蔬等在内的食品饮料企业,纷纷撤回IPO申请,最为直接的原因,多与持续盈利能力有关

    前瞻投资顾问认为,食品饮料行业内存在大量的竞争企业,且各细分领域的产品同质性较高,相互之间可替代性较强。而农业作为该产业的上游,分散度高,价格波动大,企业能掌握的定价空间较为有限。而投资者需要的是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在这一点上,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食品饮料行业,整体优势并不明显。

    为此,拟上市公司应该把经营着重点更多地放在战略层面,包括在产品类别、营销计划、商业模式、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



    非原创,归纳一篇长文所得。谢谢~O(∩_∩)O~

    本问答由王枫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