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硬件

太极拳的推手到底有多厉害,网络上看到的是怎么回事

太极拳的推手到底有多厉害,网络上看到的是怎么回事

1 个回答

  • 凝帝系列6Ns9 | 2017-09-18 11:49:16

    一、推手究竟是怎么回事?推手实质上是将你在拳里所学的八面劲法,进行有效的双人训练及应用。在进行训练及应用的过程中,会演出许多有趣的事,使人感到趣味盎然,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太极推手受到广大爱好者所喜爱。其二,太极拳是一物二体,杨澄甫先生给他1934年的著作取名《太极拳体用全书》。讲得很清楚,太极拳分“体”及“用”两部分。拳架为“体”,推手为“用”。所以,作为一个太极拳爱好者,不但要练好体,更要进一步的知道如何用。学而致用,既知体又知用,体用结合,使拳练得更完善、更完美。其三,古人云:“走架即为打手,打手即为走架”。走架也叫盘架子即练拳,打手就是推手。在太极拳传到南方去之前推手称打手。所以从这句话来说“拳即为手,手即为拳”。古人说:“从推手可以验证拳练得如何”,一个人拳练得如何,能从你的手反映出来,所以拳手相结合,可使你不断的提高拳艺。其四,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不牵动对方重心的双人推手法也称养生推手术,两个人可以通过推手运动达到互相按摩的目的,能够舒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健腰腿,从而强壮筋骨,对肾气亏损也有很好的医疗效果,并且具有增强记忆、预防早衰等功效,甚至对某些疾病也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所以,从上述四个观点来看推手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二、我国太极推手的现状(一)我国太极推手目前以表现形式存在:传统手法和国家推广的竞技手法1、传统手法传统手法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末清初陈王廷所创造的双人推手法。由陈长兴传给杨禄禅后从杨家派生出其他流派。每个流派有每个流派的特点,有每个流派的不同训练方法,有每个流派的不同风格。例如:陈式推手仍旧保留一些原貌,姿势低,有管脚、拿关节等擒拿法。杨式推手法以掤劲为主,讲发劲,拿法讲究拿对方的劲路。吴式推手法主要以柔化见长,讲先化后打。2、现在推行的竞技推手法解放后,国家为了全民健身,56年推出简化太极拳,58年推出88式太极拳。在60年代开始尝试把太极推手列入现代的竞技项目,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曾进行多次试验,直到1979年太极推手作为试点项目,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首次表演赛。1989年推手比赛正式列入全国比赛项目。1991年经国家体委审定,正式颁布《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1992年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全国太极拳推手研讨会。1993年在杭州举行第二次全国太极拳推手观摩交流会1994年正式举办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女子也可参赛,并重新颁布了《推手竞赛规则》。竞技推手的出现和发展,把现代太极拳运动推进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二)传统推手法和竞技推手法并列出现在我国太极拳运动的领域内,但此二种推手法的训练目的不同:1、传统推手法:传统推手在太极拳中是作为过渡到太极散手的一个中间过渡训练方式。现在作为相互切磋武艺,增进友谊,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拳艺水平的作用。2、现代竞技推手:目标明确,争输赢、拿冠军。(三)由于传统推手及现代竞技推手二者具有不同的目的,所以出现了不同的锻炼手段。1、传统太极拳由于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它一出世,就要立足于社会,所以各家各派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推手作为太极拳中的一个中间过度教材,从套路开始过度到推手,再从推手过度到散手。从理论上,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阐明了太极拳修习的三个阶段:着熟、懂劲、神明。走架是着熟的阶段,推手就是练懂劲的过程。如何练好懂劲呢?就是先练好沾、粘、连、随,练习听劲,能听才能懂。练出感觉力就好办了。所以我们练推手,要先走圆后讲劲,再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现称亚散手,再过渡到断手也称散手。经过这个程序,方能达到顺势借力,以柔克刚,以轻制重,以慢胜快,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之技巧。2、现代竞技推手:现代竞技推手是在传统推手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竞技体育的元素,使太极推手的运动进入现代竞技体育的领域。所以现代竞技推手主要讲比力量、比速度、比技能,不太强调小力胜大力及四两拨千斤。所以大多练习者,在体能上、力量上、招法上下功夫。有些运动员为了急功近利,很少在拳的基本功上下功夫,所以在比赛场上出现顶牛、抢摔、相扑之类的角力之争,使大家在心里上很难接受。由于大家已经习惯于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之说,所以看不惯竞技推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三、推手是否神秘有的同学说,推手很神秘,不好学。我说推手不神秘,很好学。因为,平时练拳走架是一个人练习,所以很方便,只要记住套路就可以打下来了。推手可不行,因为推手是两个人练习的,由不得你一个人想如何练,就如何练,而是必须遵照两个人的运动规律进行。实质上,我们每日练拳,不论你练什么拳架,里面总会有“揽雀尾”。就拿(85式)杨式太极拳来说,“揽雀尾”仅是85式中的一个式子。推手练四正手实质上就是练“揽雀尾”。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太极拳与揽雀尾》登载在《太极杂志》2004年第一期上,说的是揽雀尾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一个揽雀尾包括四个劲,“掤、捋、挤、按”。四正推手实质上就是这四个劲的演练,所以你想,你一套拳都练了,在拳里拿出一个拳势的名称来双人演习,会难吗?

    本问答由凝帝系列6Ns9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