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
-
| 2017-09-14 07:33:09 广告
项羽:西楚霸王! 楚国五臣:沈尹戌、申包胥、蒙谷、斗子文、叶公子高 唐昧(?-前301)战国时楚国将领。一作唐蔑。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齐、魏、韩联兵伐楚,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战,他兵败被杀。庄蹻乘机发动起义,攻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楚遂成四分五裂之局面。 庄峤,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大将,一说为奴隶起义军首领,以率军平滇而闻名。 关于庄峤的身份,历史上颇多争议。《荀子》书中说:“庄峤起,楚分而为三四”(《议兵》篇)。《韩非子》书中说:“庄峤为盗于(楚)境内而吏不能禁”(《喻老》)。《吕氏春秋》说,庄峤打过楚国的京城(“暴郢”)。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庄峤可能是奴隶起义的首领。 另一种说法认为,庄峤是战国末期楚庄王的后裔,在楚威王统治时官授将军,是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的。当时,他从黔中出发入滇,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为西南夷的君长。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 景阳:战国时楚国将军。楚倾襄王时,齐、韩、魏联合攻击燕国,于是燕向楚求救。楚王命令景阳率兵营救。景阳避开锋芒,声东击西,不救燕而先攻打魏国的腹地雍丘(今河南杞县)。三国于是收回了攻燕之兵。魏、齐怀恨在心,联合起来堵截楚军退路,他又用计使齐与魏互相猜疑,齐魏联盟解体,齐引兵离去,魏军因失援而连夜逃遁。景阳完成了营救任务,率领军队奏着凯歌回到自己的国家。 淖齿(?-前283),一作“卓齿”、“踔齿”、“悼齿”。战国时楚将。楚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愍王逃亡。他受楚顷襄王命率军救齐,被愍王任为齐相。后杀愍王,欲与燕分齐地,旋为齐人王孙贾所杀。
本问答由孩子ePI23提供
-
| 2017-09-14 06:58:45 广告
成得臣(?--前632年),成氏,名得臣,字子玉。若敖后裔。 前637年(成王三十五年),楚令尹子文年事已高,想养老了,便推荐领兵作战有功的子 玉接班,成王从其请,命子玉为令尹。 前635年(成王三十七年)秋,秦、晋伐(若阝)。秦是伐(若阝)的主谋和主力,晋只 起着张犄角之势的作用。楚国在方城内外有申、息两个大县,申公和息公是守卫国内的 封疆大吏。这次秦、晋伐(若阝),楚人起初不甚在意,以为只是寻常的边境冲突。令 尹子玉和司马都还在郢都,只派申公斗克和息公屈御寇以申、息之师去戍守商密,秦师 抢在楚师到达商密以前,沿着丹水的大湾绕过商密,到了靠近析邑(今河南西峡县)的地 方,把自己的役徒捆绑起来,冒充析人,押着朝西走。在暮色的掩护下,秦师包围了商 密。入夜,秦人燃起许多火炬,在火光中杀牲取血,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若阝)人 从城墙上见到这般情景,以为自己被楚国出卖给秦国了。一传十,十传百,无不信以为 真。于是,(若阝)人向秦师请降。秦师随即东进,突袭正在途中的楚师。申公、息公 疏于戒备,都成了秦人的俘虏。秦师怕楚师的大军追来,匆匆离开商密,回秦国去了。 令尹子玉闻变大惊,当即发兵追秦师,未能追上。子玉不自安,为以...成得臣(?--前632年),成氏,名得臣,字子玉。若敖后裔。 前637年(成王三十五年),楚令尹子文年事已高,想养老了,便推荐领兵作战有功的子 玉接班,成王从其请,命子玉为令尹。 前635年(成王三十七年)秋,秦、晋伐(若阝)。秦是伐(若阝)的主谋和主力,晋只 起着张犄角之势的作用。楚国在方城内外有申、息两个大县,申公和息公是守卫国内的 封疆大吏。这次秦、晋伐(若阝),楚人起初不甚在意,以为只是寻常的边境冲突。令 尹子玉和司马都还在郢都,只派申公斗克和息公屈御寇以申、息之师去戍守商密,秦师 抢在楚师到达商密以前,沿着丹水的大湾绕过商密,到了靠近析邑(今河南西峡县)的地 方,把自己的役徒捆绑起来,冒充析人,押着朝西走。在暮色的掩护下,秦师包围了商 密。入夜,秦人燃起许多火炬,在火光中杀牲取血,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若阝)人 从城墙上见到这般情景,以为自己被楚国出卖给秦国了。一传十,十传百,无不信以为 真。于是,(若阝)人向秦师请降。秦师随即东进,突袭正在途中的楚师。申公、息公 疏于戒备,都成了秦人的俘虏。秦师怕楚师的大军追来,匆匆离开商密,回秦国去了。 令尹子玉闻变大惊,当即发兵追秦师,未能追上。子玉不自安,为以功补过,引兵伐陈 ,同时把正在楚国避难的顿子护磅到顿城,才收兵回国。 公元前634年(成王三十八年) ,齐一再伐鲁,鲁不胜其忧,鲁僖公命公子遂和臧文仲向楚求援。臧文仲多谋善言,对 子玉说齐、宋两国“不臣”,自请为做伐齐和伐宋的向导。子玉被说动了。但他决定先 处理另一件大事枣灭夔。 夔是楚国的别封之国。始君为熊渠次子熊挚,故址在今湖北秭归县,土著是巴人。夔子 已经巴化,而且认为楚国歧视夔国的先君,于是拒不祭祀祝融和鬻熊。楚国不能容忍夔 子公然闹分裂、搞独立,决定予以严惩。是年秋,令尹子玉和司马子西(斗宜申)引兵灭 夔,夔子被押解到郢都。从此,夔国就不再存在了。 灭夔后,子玉就腾出手来去惩罚齐和宋了。这时,楚成王显出了倦于国事的迹象,由子 玉执政柄。 宋成公因先君宋襄公为楚所辱而耿耿于怀,叛楚即晋,意在以晋制楚。是年冬,子玉、 子西引兵东征,号称伐宋,其实主要目的在于伐齐。楚师把宋国的缗邑(今山东金乡县) 包围了几天,让宋人明白楚师随时都可以打进宋都去,就移师伐齐了。 对齐,楚有一笔政治筹码在手。此前,齐桓公死,诸子争立,卫姬所生公子无亏被害, 郑姬所生公子昭继位孝公。其余7位公子都逃到了楚国,楚国把他们都封为上大夫。这七 位公子中,最有希望取代公子昭的是齐桓公宠姬宋华子所生的公子雍。子玉携公子雍随 军东征,在攻克齐国的谷邑(今山东东阿县)之后,把公子雍安置在那里,派申公叔侯守 在那里,自己和子西则班师回国了。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扶植一个傀儡政权,维持一支卫 戍部队,在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过。楚令尹子玉敢这样做,一则是因为有摇控飞地的经 验,二则是确信当时天下莫强于楚,深知齐人无力把这块飞地吃掉。果然,齐人对谷邑 莫如之何。 子玉是一位使敌人敬畏的将才,治军颇业,但苛于枝节而忽于根本。公元前637年(成王 三十九年)秋,为了伐宋,成文先派前任令尹子文阅兵于睽,又派现职令尹子玉阅兵于? 。子文阅兵,只用了一个早晨,没有惩罚一个士卒。子玉阅兵,用了一整天,用鞭子责 打了7个士卒,用长箭刺穿了3个士卒耳朵。一些老臣向子文道贺,说他荐举子玉为令尹 是知人善任。子文也高兴,向子玉敬酒。一同观看阅兵大典的?贾不仅不向子玉道贺, 还说子玉既不适治民,也不善于用兵,如带兵超过300乘(每乘战车配车上甲士和车后的 徒卒75人),非打败仗不可。偌大一个楚国的令尹,充其量只能指挥这个数目的军队,国 人道忧尚恐不及,何遑道贺?初生之犊的(艹为)贾对子玉的评论不幸而言中。是年冬 ,楚成王以楚、陈、蔡、郑、许5国联军包围宋都,由此引发了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春,晋师渡过黄河,先侵曹,后伐卫,以解宋围,但楚师攻宋不止。晋文公 召集将佐商议,想同楚国打一仗,怎样才能得到秦、齐两国帮助?少壮派健将先轸说: “可以让秦、齐两国怨恨楚国,办法是让宋人假装不向晋国求救,而以厚赂求秦、齐两 国向楚国说情,楚国一定拒绝秦、齐两国的斡旋,这样,秦、齐两国就会同晋国一起打 楚国了。晋文公从其计。成王闻讯后,决定撤军。命令子玉领兵回国,但子玉竟派大夫 子越(斗椒)代他去向成王请战说:不是我一定要建功立业,我是要塞住说坏话的人的嘴 。言下之意,是要用自己胜利去证明少年?贾的话是错的。成王动气了,但他没有坚持 要子玉撤军,反面给子玉派去约210的援军。此时,若敖氏执掌着国柄,文武满朝,认为 成王仍然是自己的工具,他们对成王的话可听可不听。《国语·楚语》记晋师得到子玉 移兵北上的消息,准备退避,王孙启对先轸说:与楚国结盟的诸侯大约有一半不再追随 子玉了,若敖氏也不再听从子玉了,楚师必败无疑,我们怎能撤退呢?晋师决定迎战。 子玉派使者对晋国的君臣说:只要晋国允许曹、卫复国,楚国就可以从宋国撤军。这是 一个极好的建议,既顾全了晋、楚两国的休面,又保全了宋、曹、卫三国的社稷。可见 ,子玉并非有勇无谋之辈。晋国的对策是:私下允许曹、卫复国,但要他们叛楚从晋, 同时扣留子玉派去的使者,借以激怒子玉,待子玉移兵北上后再相机行事。果然,曹、 卫两国都向子玉表示他们不能再为楚国效力了。子玉怒不可遏,当即命令全军释宋都之 围,直奔晋师所在的卫国。当时,晋师寡而楚师众,晋师引退,子玉命令全军追晋师。 4月戊辰,楚师追上晋师,随即据险立营。次日,两国对阵,临阵时,子玉夸口说:今天 可一定要晋师不再存在了!子玉将中军,子西将申、息之师为左军,子上将陈、蔡之师 为右军。晋以中军当楚中军,以上军当楚左军,以下军当楚右军。楚、陈、蔡联军有战 车近1200乘,晋、宋、齐、秦联军有战车1000乘。楚右军陈、蔡比较软弱,他们是作为 附庸来帮忙的,以保全自己为天职,顺境下尚能冲锋陷阵,逆境下势难坚守顽抗。晋师 看准了楚师的这致命的弱点,命令晋下军攻击楚右军。晋下军战车前马披着虎皮,突然 出现在楚右军阵前。陈、蔡的战马受了惊,乱了套。陈、蔡的将士见状,争相逃散。在 楚右军溃退之际,晋上军佯作后撤之状。子西指挥楚左军晋上军,不料受到晋上军和中 军的夹攻,伤亡惨重,且战且退。子玉自将的楚中军失去左右两翼的依托,恐被晋师包 围,只好退出战场。这场大战打了不过半天,结局是楚败绩,但元气没有大损。晋人侥 幸取胜。 子玉率残部回楚国,行近方城时,成王的使者来说:大夫要是进方城去,怎么 向申县和息县的父老交待呢?子玉无以自白,乃自缢。 孙叔敖,出生于沙洋县白土里(与江陵交界,后更名为孙家山),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即宰相),在中国历史上有“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之美誉。 孙叔敖相貌非常丑陋,相传他身材短小,又是个秃顶,且左手长右手短,但他却心性善良。据说他童年时打死一条两头蛇,深埋后哭着回家,要与母亲诀别,说碰到两个头的畸形蛇,恐怕活不成了。当时楚国巫风盛行,普遍认为碰上两头蛇是不祥之兆。母亲大吃一惊,转而问他:“蛇呢?”孙叔敖回答:“我怕别人再碰上它,像我一样送命,就把它打死埋了。”母亲被儿子这种纯善之心所动,安慰他说:“好人会有好报应,你把蛇打死又埋掉,免得再害他人,除害积善,上苍是不会让你死的……。” 孙叔敖当上令尹后,积极辅佐楚王推行改革,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发展生产,是春秋时期楚国最著名的令尹,更是楚庄王称霸的得力功臣。兴建水利,为孙叔敖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在期思陂(今河南固始县)修筑的渠系水利工程,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在钟祥洋梓小山咀开挖敖河水利工程,既有利于防洪抗灾,又有利于农田灌溉;在荆门沙洋开凿的古杨水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此外,他还先后在安徽寿县淝水修筑芍陂灌溉工程,在湖北江陵激沮水修筑云梦大泽之池。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极大地改善了楚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楚国的争霸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孙叔敖是一个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令尹期间,对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据传楚人喜欢乘坐低底座的车辆,孙叔敖劝楚王下令革除这种习俗,指出车底座低,容易砸马腿,影响车速。楚庄王听了孙叔敖的话,带头将车底升高。这就是著名的“便使马工程”。这一重大改革,既方便了马车驾驶,更有利于军需物资的运输。为适应争霸的需要,孙叔敖还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改革。他将军队分为5个部分,使之各司其职,互相呼应,以确保行军安全;实行了军政一体,各种部队和各级军官,具有不同的旗号,按旗发号施令,指挥军队,从而起到“不戒而备”的作用,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苟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楚庄王二十年前后(约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他死后,儿子穷得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展开
本问答由孩子ePI23提供
更多
- 盛刷pos机人工售后热线是多少
- 22
- 3
- 速刷pos机人工售后电话是多少
- 25
- 3
- 开店宝pos机售后服务热线是多少?
- 66
- 3
- 盛刷pos机客服服务热线是什么?
- 45
- 3
- 盛刷pos机售后客服热线是多少?
- 54
- 3
- 闪电宝pos机售后服务电话是什么?
- 40
- 3
- 宁波机动车诚信修维修备案找哪家?诚信修维修指的是二类还三类?
- 31
- 3
- 闪电宝pos机全国客服服务热线号码
- 26
- 3
- 汇付天下pos机客服服务售后热线是多少?
- 19
- 3
- 盛刷pos机全国售后客服热线是多少?
- 6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