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摄影摄像

北京有哪些正宗的,值得为之日夜兼程的街头小店?

作为一名来自川渝小吃一条街的吃货,深知当地之饮食文化地道在于街头巷角,来到北京工作,却找不到正宗的北京味道,或者说不知道何为北京味道,那么作为北京的各位吃货大神们,北京有哪些不能错过的小店呢?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9-11 15:31:40

    北京小吃全攻略 现存比较有名的国营小吃店: 西城: 华天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街人民剧场对面,并在护国寺街西口的大街路西新开了一家分店(原北来顺),离梅兰芳故居很近,向东沿定阜街可到辅仁大学旧址和恭王府花园。 华天地安门小吃店:坐落在地安门十字路口东北角。临近景点:景山、北海后门、什刹海、钟鼓楼。 华天西安门清真饭馆:坐落在西安门西什库大街把口。离西什库教堂、北海、西四、西单很近。 华天小吃白塔寺店:阜成门内大街白塔寺对面。 华天新城小吃店:新街口豁口南侧路东。 西来顺饭庄:和平门西交民巷把口,原来在白塔寺。早点供应部分小吃。 又一顺饭庄:黄寺大街西口路南。早点供应部分小吃。 新荣清真小吃店:新文化街和闹市口交界处东北角。本以为早没有了,最近路过发现还在。小时候在那里第一次吃卤炸豆腐和丸子汤。 南长街清真饭馆:西华门南侧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饼、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错,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样都手工、小炒(店机制锅,吃起来像剩的),缺点是配菜不够丰富,最好加上点黄瓜丁和青豆嘴。 此外,六部口音乐厅路东有一家民乐轩清真锅贴馆,是原来的鸿宾楼锅贴馆。 东城: 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老号:东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厦斜对面,隆福寺小吃以前非常有名,但随着东四商业街的没落和几经拆建,现已今不如昔。两家店是通着的,店面很大。 白魁老号饭庄:北新桥十字路口西北角路西。原阳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和门钉肉饼很有名。此处离雍和宫、国子监、孔庙(首都博物馆)、地坛南门很近。 白魁老号饭庄:宽街十字路口东北角。此处为总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环境不错。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桥以南十二条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干净。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楼东侧,店面不大。临近景点:什刹海、钟鼓楼。 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门内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临近景点:国子监、孔庙。 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画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几种小吃,而且居然卖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兴华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滩红楼对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肉饼很好吃。店面不大。临近景点:故宫、景山、皇城根遗址公园。 清真瑞珍厚饭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仅有小吃外卖,并设有“星月楼炸糕”专柜。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9-11 14:38:28

    这位同学你好,首先欢迎你来到北京。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对所谓北京的味觉还是有一定自信的。这里是我2011年答案的一个更新版,希望能够帮到你。

    大多数馆子都可以在大众点评上查到,我就不贴链接了。

    首先,小吃就分成两类来谈吧,清真 和 非清真。

    清真小吃简单列数一下:爆肚,烧羊肉,豆汁,麻豆腐,白水羊头,以及奶酪等各类清真点心。

    爆肚

    关于爆肚,@谷强 说的爆肚冯和爆肚张都是我以前常去的,但是这几年,伙计的脾气涨了,价码也涨了,唯独量缩得厉害,所以倒不是太喜欢这两家。上次去爆肚冯,点菜的时候伙计都不拿正眼瞧你,真欠给丫俩嘴巴,教教丫勤行儿该怎么伺候主顾。
    现在常去的爆肚有几家,在我看来都是服务尚可,性价比好的:
    1. 东直门外爆肚皇
    2. 教子胡同爆肚歪
    3. 广渠门桥下无名爆肚店
    4. 后海鸦儿胡同隆兴盛
    5. 还要加上最近觉得很不错的腊竹胡同的小刘涮鲜肉
    6. 牛街老爆肚满
    爆肚有讲究:洗肚一定要扒掉肥油,切肚要粗细均匀,水爆要注意火候。好的爆肚店,必须得分好几种爆肚,否则就不那么“职业”:肚领,肚仁,肚板,百叶,葫芦,蘑菇头等等,记得问清伙计这几种的口感,挑适合自己的。好的爆肚,吃起来必须感觉跟吃黄瓜似的,又脆又香,吃完没臭味没渣子。

    烧羊肉
    这个不用太细说,因为北京独一份就是月盛斋。在大众点评上搜索老月盛斋就可以。
    牛街也确实有一家好吃的烧羊肉:老爆肚满。尤其是这家的烧饼夹烧羊肉,真真的是老北京的原汁原味儿。

    豆汁
    上次吃饭的时候@韩冰Bill 问我(记错了,其实是@Maggie姐在边上说不好喝...),豆汁好喝么,为什么好喝?我一时语塞,没想出来为什么好喝,只能连声说“好喝,好喝”。现在回过头想想,给您一个答案,“为什么好喝?”
    老北京人的口味分满、汉、回三种:满人喜欢甜、糯,就如同宫廷小点心,萨其马,蜜供,豌豆黄;汉人喜欢口重,咸鲜,因为大多数祖籍山东河北一带;回民口味偏重酸甜,喜欢油炸,大多数清真点心都是油炸的。而这三类人都喜欢豆汁,因为它夏天清热解暑,冬天驱寒促进食欲。虽然有一股子馊味儿,但配着咸菜和焦圈,这馊味反而变成了一种香味。
    豆汁是用绿豆制作淀粉的下脚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绿豆纤维素,但淀粉含量极少,所以有益健康,适于减肥。
    对于不习惯豆汁儿味道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不要带着抵抗心理,上来就闷一大口,这样反而会带来心理阴影。用试试看的心情,先吃几口咸菜和焦圈,然后等嘴里的味觉上来了再慢慢喝豆汁,这样反而会比较容易接受吧。
    豆汁店可以推荐的不多:地安门东北角豆汁店,天坛北门的老磁器口豆汁,还有饺子连锁店“馅老满”的豆汁,都可以一试。
    如果家在北京,可以去牛街和南横西街路口东北角上的豆汁店买生豆汁,拿回家自己热开了喝,更舒坦。

    麻豆腐
    这个和豆汁出处一样,是过了一遍筛子再发酵的绿豆渣,同样是健康食品。做法全北京城都一样,加酱加油加雪里蕻炒。分羊油和素油两种,口味稍有差异。不用推荐了,各清真饭馆均有。
    生麻豆腐在超市都有卖,记得买的时候配上点儿羊尾油,青豆和雪里蕻。

    炒疙瘩
    炒疙瘩类似于外地的猫耳朵,丁丁炒面等等,但做法精细,好吃不贵。地方就是紫光园,连锁店,我常去的三家:红庙总店,朝外蓝岛附近分店,光明桥路北分店。

    白水羊头
    顾名思义,就是白汤炖熟放凉的羊头肉,吃时切成薄薄的片,撒上花椒盐,配白酒乃是一绝。最好吃的部位是羊脸和羊舌头。但是因为膻味较重,现在不是很受欢迎,但我是念念不忘这一口儿。
    白水羊头做得好的,北京有几家:白桥大街的李记,前面说过的月盛斋,还有大饭馆白魁老号。当然,牛街的清真超市里卖的也不错。

    奶酪
    这个我真的非常挑,必须是牛街的奶酪魏。
    梅园系的奶酪太稀,吃到底下全是水。
    南锣的文宇奶酪太应景,当年吃个了纸杯装的,全是草纸味儿,别提多恶心了。

    另外,护国寺小吃其实也全不是「糊弄外地人」的,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吃吃看哦。
    面茶
    这个最出名应该是郭德纲相声里面买早点那段,但是现在在早点摊儿上已经不常见了。其实就是稠一些的棒子面儿粥,上面浇上芝麻酱调的酱汁,少许花椒盐,一点儿芝麻,然后就是转着碗边儿喝。容易饱,谨慎喝。
    护国寺连锁店有卖。

    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
    这三样都是所谓“宫廷小吃”,口感软糯香甜,而且吃了不占地方,基本上老人小孩都爱吃这个。
    同样是护国寺小吃连锁店。

    奶油炸糕,炸卷果,糖卷果
    这三个其实和上面的那三样都属于小点心,但是这些是油炸的,比那三个稍微费点儿牙。而且天凉的时候谨慎点这个吃,凉了会腻。
    这三个除了护国寺以外,牛街的清真超市也可以买到。

    炸豆腐汤!
    Susie 果然上道儿!这个不说我都快忘了。这个也叫豆泡儿汤,味道清香又有油豆腐的香味儿,我也是欲罢不能,每每喝它两大碗。
    除了护国寺小吃店之外,有些小吃店也卖,味道差别不太大。

    =================
    再说说涮羊肉
    铜锅涮羊肉虽不算是小吃,但也是京味一种代表美食。其实张家口、内蒙等地都有铜锅涮肉,实事求是地说,北京的羊肉质量比不上以上两地。所以在北京吃涮羊肉,拼的主要是刀功和蘸料。
    当然像聚宝源这样羊肉不出血沫的地方,北京确实少见,而在口外吃羊肉我也基本没见过,所以我确信聚宝源确实在加工羊肉方面很精细,不过是不是值得排3个小时的队,这要看你当天饿不饿啦。


    ========================

    下面说说非清真特色的:卤煮火烧,炒肝,褡裢火烧,芥末墩儿,炸灌肠...

    卤煮火烧
    这个绝对是重头戏,一是因为眼下它的名气最高,是个北京人就号称爱吃;二是这个货,确实也很有料。
    卤煮火烧简称卤煮,最有名气的必须得说是“小肠陈”。可惜小肠陈当年没有“商标”的概念,所以弄得一时间满街都是“小肠陈”,直到后来才慢慢往回收。眼下的小肠陈已经改成了有档次的饭庄,卖的卤煮也是和火锅差不多的意思。(如果您吃的不是这种,那就说明您吃的“小肠陈”依然是假冒的。)
    而另有一家“陈记卤煮小肠”,是这家主人年轻时跟“小肠陈”的东家那里干过活,学到了一身好手艺。后来改革开放,他便先把“小肠陈”的旗号打了出来,在廊房二条的路北率先开了一家卤煮店。之后原来的东家也开店了,就商量好两边一起用这个名字。但物是人非,多年以后,各自的老师傅都退了休,儿孙们便因为这个“名分”打了起来,结果便是“小肠陈”完璧归赵,新“小肠陈”改名“陈记卤煮小肠”。现在这家店在廊房2条东口对面的胡同里,上次北京吃货组的活动就是在那里。
    (以上是历史,目前信息已经变啦)
    当然,北京的卤煮目前是遍地开花:北新桥卤煮,西四卤煮,缸瓦市卤煮,东华门卤煮,天桥卤煮,安乐林卤煮,厂甸南口卤煮,虎坊桥凯琳...各家和各家的手艺各有千秋。
    真正常吃的目前也就是北新桥卤煮了,每天开业到夜里4点左右,分大肠和小肠两种卤煮。


    炒肝
    说这个也很有压力的,因为一点:副总统都吃过的炒肝,你敢说不好么?
    我还真敢说,因为姚记的炒肝口儿偏咸,卤太厚。另外的名店还有一家:鲜鱼口的天兴居,这家我也不喜欢,因为他家的卤更厚!
    卤厚点儿没关系,因为我们也能理解,现在不是用口蘑汤一熬能熬一宿的时候的。但是这团粉勾的浓欠就太对不起两位数一碗的价格了,不是么?
    炒肝我推荐两家:沙子口的炒肝赵,还有就是大路货色的小胖包子王。炒肝赵的特点是大肠香嫩,小胖的特点则是去着方便,而且这两家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据大家反应,庆丰也不好了...排除!)

    褡裢火烧
    这是一种介于“炸春卷”和“锅贴”之间的主食,主要是吃个形式,味道和锅贴相类似。但好处是这种店的小米粥一般都值得一喝,而且少不了会供应几样老北京小菜和小吃,可以顺便尝尝。
    褡裢火烧推荐赵公口的瑞宾楼,这是一家我追了10几年的老店。除此之外,还有一连锁店,叫“左邻右舍褡裢火烧”,上次和Cindy去吃还被旁边桌的老爷子开了把玩笑。

    芥末墩儿
    这个...其实不应该拿出来单说。
    主料是大白菜,切成5-7公分的卷儿,在坛子里码实了上面铺上一层黄芥末腌起来。寒冬腊月,盛出一盘儿,撒上不薄的一层绵白糖,完全是大鸭梨的味儿。这也是北京冬天的味觉一种。
    老北京饭馆都有卖,我推荐的有一家:刘宅食府,在美术馆后面的小胡同里,一个大四合院儿。

    炸灌肠
    其实是淀粉肠儿,没有任何添加剂,别指望能吃出肉渣儿来。
    讲究的店面是要用鸭油炸,炸出来的灌肠有股烤鸭的香味儿。一般的就是普通油,大火炸,炸到表面发酥就捞起来,蘸着蒜汁儿吃,算是穷人乐之一。
    隆福寺有一家老店叫丰年灌肠,号称我老爸老妈谈恋爱的时候就去吃,现在那店里还经常是三三两两的情侣,但是灌肠已经没法吃了:煎灌肠油不宽,煎出来无论颜色还是口感都很差,而且蒜汁的蒜味不浓却很咸 -- 总之不推荐。
    要想找好吃的灌肠,去馅老满吃倒是没错,外酥里韧,蒜汁浓郁。

    至于面食,比如连锁店新川面馆,新街口西安饭庄的泡馍,平安里的延吉冷面,峨嵋酒家的鸡丝凉面,我觉得算不得“老北京小吃”,不过也确实值得一吃。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