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
-
| 2017-09-11 12:17:45 广告
从趋势上看,题中的观点成立,人人网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但市场的反应要远比趋势迟缓,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则表明题中的观点尚不成立。
以上结论来自最近参与了一个针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交习惯分析的用户调查,这次调研对人人有以下结论:
整体看,人人网依然是高校中的优势产品:
• 在全国范围来看,人人网仍然是高校中的优势社交产品,唯一能与之抗衡是Qzone。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习惯是在大一大二阶段养成,主要受学长及社团组织的影响,及拓展本校关系链需求驱动。在此之前Qzone是大学生首先的社交平台,在使用人人网后,大学生活跃的主场景逐渐从Qzone转移到人人网,并把更多UGC沉淀到人人网上,而对Qzone会保持持续关注的习惯。
•从各地区上看,人人网在北京高校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并且在大一新生中优势更突出,北京本地学生从高中就开始使用人人网,而且本地生源占比较高所致。在华中华东地区,人人网优势逐渐变得不明显,主要受Qzone、微信、微博分流影响。在华南尤其广东地区人人网衰落迹象明显,并且呈现整体衰落趋势,即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使用率远低于其他地区,主要受微博、微信的冲击。
在手机端,人人网的优势逐渐丧失:
•在全国范围来看,微信是高校市场中最优势的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人人网和微博。
• 在华南地区微信与微博的占有率不相上下,Qzone紧随其后,这三者远远领先于人人网。
综合可以看出,人人网目前的优势仅仅是延续了PC时代在高校市场领先的惯性。然而,到了2012年,网络社交已经进入手机时代,我们的调研也发现,智能手机在全国高校的占有率要达到60%,学生的使用习惯也已经逐渐从PC迁移到手机,一些WIFI环境好的学校,这种迁移的速度会更快,比如深圳大学,校园有免费wifi,PC主要用来打游戏了。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在手机时代,人人网是一个逐渐被抛弃的对象。人人网被抛弃的原因并非到了手机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没有变,还是那些,沟通交流、展示自我、维护好友关系等等,而是人人网不能从手机场景和使用习惯去满足这些需求。
当然,这并不是人人网一家公司的尴尬,国内互联网产品整体更新速度要落后于手机迭代速度,虽然智能手机已经高度普及了,但用户玩的还是PC时代的社交产品,人人、Qzone、微博都可以说是PC时代的产品,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这些产品仍会占据主流,但是一些纯手机的产品将会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侵略性,微信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而在调查中也发现唱吧、啪啪、陌陌等新形态的手机产品也开始进入校园。这些互联网上最敏感活跃的人群对新产品的不断尝试代表了用户对当下所有社交产品的厌倦和疲劳。 经过了人人、Qzone、微博的洗礼后,用户渴望一个新的替代品。这是一个机会。
最后说一下大学生眼中的社交产品:
微信:点对点的语音聊天工具,但QQ同样不可缺少。打开手机,同时会挂QQ和挂微信。
微博:看热闹的地方,了解本校新鲜事的地方,跟少数特别好友互动的地方。
人人:师兄师姐都在上面,分享的内容很多,需要很长时间去阅读。
Qzone:家人、最亲密的死党、高中校友都在上面。
朋友网:什么人都能找到,同学都注册了,但是不活跃。
豆瓣:小众文艺产品,身边部分人在用。
陌陌:知道,有去安装但是不用,因为不安全。本问答由星玫提供
-
| 2017-09-11 11:30:27 广告
大学生这个群体很大,因此这个问题要回答得很复杂,结果不会很单纯地是“部分分散到微博了”或者“还在人人网”这样的结语。在对我身边很多很多同学朋友地调查之后,我开始很复杂地回答这个问题了:
大学生这个群体,先得按年级分类,分为:过渡期(大一)、在校期(大二大三)、离校期(大四)
过渡期(大一):面对完全新的朋友圈,他们需要有个地方认识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调查结果:活跃于人人网(一半都是高考结束后才注册),活跃于QQ(各种QQ群),看百度贴吧(基本上跟明星、游戏、大学有关),看QQ空间,使用微博(但只是做些非SNS的事)
在校期(大二大三):有了稳定的个人朋友圈子,学业(或者个人爱好领域)开始忙碌
明显的与过渡区的区别:面对人人网等强社交类应用,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同时开始认为那些在SNS产品中非常活跃的人是SB) - 看产品看阶段,喜欢轻社交。
调查结果:每天会看人人网、微博、豆瓣、天涯,还有各自大学的社区等,但自身的活跃度不高;开始关注小圈子的产品,如path、朋友圈、pair等;娱乐兴趣更重,会看专门的游戏论坛,看豆瓣的影音,淘宝的助购网站。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时间还是会花在QQ、微信的点对点聊天,以及群聊里。喜欢基于LBS的陌生交友,如微信摇一摇和陌陌。
离校期(大四):生活越来越繁忙,生活重心开始转入繁忙的学业或者工作里
调查结果:频繁使用微博(关心社会大事、关注行业动向),偶尔会看人人网,在社交媒体上,对发照片和声音更有兴趣(为了节省时间?显得更真实?),逛的社区偏专业性(如设计师看dribbble,互联网高级用户看百姓知道,考研人看考研论坛),开始混一些求职社区,如大街网。依然使用QQ(虽然大多是隐身或者iphone在线),频繁使用微信,偏好点对点聊天。Path,啪啪,密友之类的,有推送的时候看一眼。
年级分类结论:
使用习惯:从有时间且希望广泛交友 --> 小圈子日常联络+爱好阅读
使用结果:大多数产品都有频率和使用方法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是人人的阅读习惯,还有QQ的主动使用。
用户的真实需求:与大世界的维系感(需要找到存在感),把时间消磨在感觉对自己比较有帮助的事情上,认识更优秀的人,兴趣爱好范围内的知识阅读,选择性地记录生活和心情
--------- 0 w 0 ----------
大学生这个群体,还得按类型分类,我简单地分为:社交大学生,知识大学生,普通大学生,低调大学生。
社交大学生:这个人群爱好social(现实生活中),朋友很多,生活忙碌,也许外貌或者性格比较出众,人群影响力比较大。
调查结果:对人人网、微博都有使用,但并不一定活跃,对发表照片的需求特别大。不能离开QQ,微信,时刻希望看到朋友(不一定熟识)的状态,并可能与之发生互动。很容易带起身边圈子对一个产品的使用。此外几乎没有精力去使用其它产品。
真实需求: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生活、感慨,把自己跟与自己一样优秀的人聚合。
知识大学生:传说中的学霸,或者是某个知识领域的偏才,圈子范围影响力比较大
调查结果:对人人的使用保持日常习惯,看看,发发状态,回回别人的状态;对微博的使用比较频繁,关注行业动态并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每天习惯逛各专业的社区,保持小圈子的习惯。对QQ、微信的依赖相对较小。相对愿意选择匿名(我的理解是,不希望探讨知识的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学历、年龄、履历,希望平等)
真实需求:比较有自制力的一个人群,希望做对自己优异对事情,害怕浪费大段时间,渴望与同志向的人深入交流,有发表个人观点的欲望。
普通大学生:有两种极端,一种极端爱好社交网络,另一种更看重现实生活,人群影响力较小。
调查结果:极端爱好社交网络的用户,就是人人网、微博、QQ空间上的刷屏用户,QQ长期在线用户,还会去热门论坛如天涯、猫扑、各种贴吧、各种专业论坛、豆瓣等等插很多脚,这一部分人群很活跃,但其实人群影响力不高; 更看重现实生活的用户,对社交网络没有瘾,但保持阅读习惯,在生活有需要的时候(比如看完电影去豆瓣看看影评)会到处看一看,人群影响力也比较小。值得一提的是喜欢用一些异地恋情侣专用应用。
真实需求:对极端活跃用户,他们需要交友,需要找到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对于更看重现实生活的用户,他们希望“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恰当的需要”,希望自己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弱关系。共同点是爱好组建不同的小圈子。
低调大学生:不喜欢暴露自己的隐私,认为社交网络积极分子都是SB
调查结果:几乎不使用人人,对微博保持阅读和转发的习惯,上QQ喜欢隐身,屏蔽群。保持使用习惯的是QQ(只跟自己想说话的人说话),保持使用微信,而且喜欢陌生交友的产品!(如微信摇一摇)
真实需求:有独立见解,但喜欢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好面子。希望被了解,但又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需要被了解。
--------- 0 w 0 ----------
写了好长,结论是,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做不同的选择,但对于互联网社区三个需求范围是离不开的:学习、恋爱、买好的便宜货。对人人网兴趣渐淡,但保持着阅读习惯。
中间有些繁冗了,有时间的时候再修改一下。本问答由星玫提供
更多
- 刷宝pos机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 96
- 3
- 北京朝阳靠谱的老人吸氧客服微信哪里有?路过的前辈们请回复下
- 15
- 3
- 考拉畅付pos机24小时人工电话是多少
- 72
- 3
- 考拉畅付pos机客户人工电话是多少?
- 59
- 3
- 北京通州附近哪里有充氧的地方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座的大仙们急急急
- 56
- 3
- 全北京市高纯氧气商家电话多少?路过的boss们请回复下
- 65
- 3
- 北京丰台区应该怎么找氧气瓶出售出租商户手机号怎么找?路过的boss们请回复下
- 43
- 3
- 北京通州附近哪里有氧气配送哪几点比较重要?诸位童鞋们帮忙答一下
- 58
- 3
- 北京通州老人需要家庭吸氧换氧哪家值得选择?路过的大哥大姐们跪求解答
- 76
- 3
- 北京通州附近哪里有氧气瓶换氧哪家档次高?诸位童鞋们帮忙答一下
- 6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