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升学留学

在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生活的怎样的?

初中高中对普通学生来说是最紧张的时期,再加上青春期的变化……大家都懂。 请问各位读音乐学院附中的朋友们,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很好奇想知道一下。

2 个回答

  • Mr1900 | 2017-09-11 10:16:32

    举个例子:

    以下是我这个学期每周四的生活

    上午两节文化课。课间操。十点开始乐理课,接近期末这段时间乐理会持续上到十二点半。吃饭。两点多开始上视唱课,四十五分钟。专业课提前一天定时间,在中间插空上一课时。晚上六点开始乐团排练,到八点半。回家。

    这只是我个人的周四课表,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一周平均上五天文化课,每天四节。一周三课时视唱课,通常两课时专业课。当然,每个人的课表都会有差异。

    累累累,苦苦苦,痛并快乐着。

    另:文化课很重要!!!

    本问答由Mr1900提供

  • Mr1900 | 2017-09-11 10:11:07

    因为老妈是沈阳音乐学院老师,我小时候基本就是被附中的哥哥姐姐们玩大的……

    他们平时上课其实跟正常学校差不多,只是下午辅导课变成了专业课,自习变成了练琴(教室换成了琴房)。因为老妈学校的设施还算不错,我小时候那会儿学校也比较有钱,我看到的学生们还都是挺high的。

    教室的黑板都是带好几排五线谱的,所以有时候数学老师写步骤都要跨过五线谱找空白的地方写以免学生看不清。但最后题一多,步骤分太散,学生最后蒙圈的情况也不在少数。那时候还没有多媒体设备,基本都是靠写。于是乎机智的地理老师在上课前先用一张大纸把地图画好,上课的时候再贴到黑板上。无奈地理老师个子比较矮,每次都要高个子的学生帮忙挂地图……于是乎当新教学楼盖好,多媒体设施齐全之后给她激动的乐了一个多星期……

    琴房是重要部分。琴房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音乐学院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学钢琴了,外加上老妈跟琴房管理员的关系很好,我基本是可以自由进出琴房大楼的。每次由远及近最先听到的都低音铜管乐(其实那动静整个音乐学院三分之一的地图都听得到……),然后是木管乐器还有长笛之类的,虽然钢琴的数量是最多的,但一般都要完全走进琴房楼里才听的清楚。弦乐器基本属于那种不推门基本听不到的尴尬境地,不过琴房里面的话,一般不会受到除了“放炮”类乐器之外其他声音的影响,最多能听到隔壁的声音。学生有固定的琴房,所以女孩子们很多时候会精心装饰自己的地盘。透过窗户看到各种唯美装饰物的,各种小熊小兔子的基本就是妹子琴房。再往下看一间,里面除了几本书之外啥也没有,这可能就是男生琴房。继续往下看一间,琴房里两个人坐在一起,嘴对嘴的在练习……卧槽?不好意思打扰了……

    学生在平时上课的情况下。基本都是“寝室/家—教室—食堂—琴房—食堂—小树林—寝室/家”的作息节奏。音乐院校的学生因为没有常规学校的学生那么严肃而扭曲的纪律性,所以大家还都保持了一定青少年活泼天真的特点,同时也比较早熟,谈恋爱的从初中开始就很多了,高中会更多一点。校园里看到的很多都是成对的,食堂里也总是清一色妹子坐在座位上喝饮料,排队的全是汉子的蛋疼画面。

    而课外的大型活动来讲,音乐院校的学生们积极性和花样性都非常高,远远要比普通院校的学生春游秋游那种“到此一游”性质的活动要high很多。小时候老妈学校经常组织去海边或爬山,好多辆大车拉着一票学生开到大连或者鲅鱼圈去玩海,或者去周边城市找景点玩。于是乎我就成了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娱乐工具……我已经记不得被各种姐姐们亲过多少次了,那时候啥也不懂,总觉得怪怪的,现在想起来好TM幸福啊……学生们很能疯,老妈担心我安危不让我跟他们一起,于是他们就偷摸把我绑架走然后坐船爬山骑马一起high。因为这事儿也没少给我老妈气哭,不过跟他们一起出去玩确实真正的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本应享受到的天真和快乐。

    我很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即使现在已经比他们大很多了,每次回家的时候新的一帮学生也是同样能折腾,能玩,只不过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大哥哥而不是小弟弟了。上课学,下午练,抽空疯两拨,然后继续回来。学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也跟我说过家里人很在意他们的未来,也羡慕我可以出国。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更羡慕他们自由的学生时代,因为老师的收入利益不跟升学率挂钩,所以这里的老师普遍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个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只喜欢好学生,看不起差学生,真正的是在一起“共同进步的学习和生活”而不是“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我挺喜欢这样的日子的。

    本问答由Mr1900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