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学习帮助

国内留学中介都有哪些坑人伎俩?

希望前辈多多指教,给晚辈们提个醒。如果是关于留德中介的那就更好了(当然不限于此)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9-02 14:56:01

    留学中介为什么这么坑?


    只讲怎么坑,不讲为什么坑以及怎么解决,那就是耍流氓。


    一、中介有这些坑人伎俩,因为他们……

    以下黑点,是经过我亲自验证+无数人经验总结而得,血的教训!

    1、全包,过程不透明,学生无法掌握自己的申请 2、经常给你加一堆他们的合作院校,然后只给你申这些院校,其他的不给你申。 3、态度转变快,刚刚还跟你谈笑风生,第二天就爱搭不理。 4、文书质量差,鬼知道他们是找的什么人写的。5、顾问水平参差不齐,我严重怀疑他们的顾问只是普通的本科生,有些甚至还是刚毕业的。

    对于最传统的留学中介来说,其实前4条是他们最主要的黑点,因为返佣模式决定了他们压根就不做,也不必做申请。解释一下就是,他们有合作院校,你交了钱肯定就能上的那种,你上了合作的学校,学校就给中介一定比例的返佣。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做申请?不存在的。

    对于现在普遍存在的改良后的中介来说,申请顾问是他们新增的角色。但他们似乎对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道这个角色,是申请这条屠龙路上的带头大哥这样重要的角色。他们把顾问当作销售,不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却以提成迫使顾问为了提高收入,不得不服务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学生人数,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严重下降!

    不重视顾问,也就不会去卡顾问的背景,只要是个大学生,都能做顾问这个角色。 不重视顾问,也就不会系统地,从模式上去解决顾问服务态度的、效率、质量的问题。 不重视顾问,顾问就无法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这就导致了顾问的稳定性差,容易流动


    从利益分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顾问的收入主要是靠基本工资+提成,不否认优秀的顾问提成会更高,但一个优秀的顾问成长的时间至少是几年。于是现实情况就是,大多数顾问的提成都低。而在中介里面,人力方面的投入,除了管理层,最主要的角色就是销售和申请顾问,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顾问的收入甚至不及销售。

    销售不一样,销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吸引更多人来消费,他们适合基本工资+提成的模式。但申请顾问显然不合适,因为他们是真正帮你做申请的人。你可以说提成是一个激励机制,只有能力更强的人才配更高的收入。但这种机制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因为这种激励是激励的“服务更多人”,而不是提高服务质量。

    而当这样重要的角色在中介里变得不那么重要,驱动他的利益无法合理的分配时,这个模式就已经畸形了。也就是说,中介的模式和学生的利益并非一致,中介无法和学生取得共赢。


    二、没有解决方案那就耍流氓,谈一谈真正做申请的留学机构形式


    要真正做好申请,也就是要把重心放到申请顾问上来。目前符合这个特征的只有走在更前沿的线上咨询平台(比较代表性的如Admitwrite,很多学生都是通过这个平台的留学生导师申请的)。为方便区分,这种平台中我们称顾问为导师。

    前面说了中介无法跟学生利益一致,那么线上留学平台要真正做好申请,必然是以利益一致为目的,也就是要达到共赢的状态——即,学生申请到自己想去的或者合适的学校,留学平台获得相应的收入,皆大欢喜!

    前面提到的这个线上咨询平台,他们为了达到共赢,就围绕着导师做了以下工作:

    1、 严格要求导师的背景。

    作为核心角色,导师的背景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作为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导师呢?

    这个平台给出的答案就是,具有独立申请经验的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导师。导师本身是diy申请,熟悉申请流程;海外名校的背景,表明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她的申请导师所在的CMU有暑期科研项目,直接就介绍给了她,并且帮助她申请到了这个项目。这就是海外名校背景的优势,能够获取第一手信息,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而作为学生,除了要求海外名校留学背景,还应该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导师和你的专业是否匹配。还是以平台为例,他们的导师基本上来自美国top30,英国G5,如MIT、哈佛、斯坦福、伯克利、剑桥等世界名校。但并不是只要名校背景就可以帮你申请,因为专业不匹配,那么就对你的申请帮助十分有限。举个例子,一个C9学校CS专业的学生想要转专业申请MFE,目标top30,那么给他匹配的不会是CMU的CS专业背景的导师,最后匹配的可能是NYU的MFE专业的导师。当然专业不同可以相近,但区别太大就会使得导师无法提供真正有帮助的信息,从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比如文商科和理工科,除非是转专业,否则根本不能进行这种大跨度的匹配。

    2、 保证导师的服务水平。

    那么导师具备了独立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留学背景之后,作为学生,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了呢?当然不是。导师还可以偷懒,可以拖延,可以不负责任地给你写文书。人都有惰性,导师也不能避免。那么就需要平台起到监管的作用。

    如何监管?人工肯定不现实,要做到及时有效,还是得交给系统。平台建立导师评分系统,学生可以在任何服务阶段对已经服务的内容进行评价,如果对服务不满意可以要求更换导师,或者终止合约,平台根据情况退款。这种评价对导师的影响是实时的,会直接影响到导师的信誉,最终影响导师的收入。导师想要提高收入,就必须先提高服务水平来保证信誉。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利益的措施。

    3、 物美价廉成为现实。

    我知道很多人非常关心价格。大家都知道中介的收费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说几点,实体店成本,广告投入,以及多余的中间环节。

    多说一句中间环节,尤其是销售这个角色,对于学生来说,完全就是多余。然而人力成本中,销售却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作为线上咨询平台本身就没有实体店的成本,不但如此,互联网还拉近了学生和导师的距离,拒绝各种形式的中间环节,直接对接一对一指导,再次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

    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平台能够维持远低于中介的价格的同时,拥有远胜于中介的服务质量,却还能保证盈利。

    而这,就是这种形式的新兴留学平台所要达到的共赢!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9-02 14:09:21

    作为一个在留学服务行业干了近5年的顾问,我深知这个行业坑很多。今天借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下我作为从业者的所见所闻。看完可能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留学机构都骗不了你了。

    (ps:选择匿名是因为这里揭露了太多留学行业的坑,算明哲保身吧。文末会告诉大家一个避坑的最新方式。)

    留学服务行业发展到现在,我根据盈利模式总结出三种模式:1.0、2.0和3.0。这不是根据时间进行划分,因为在我看来,盈利模式是导致“坑”最根本的原因

    何为1.0模式?它的坑是怎样坑人的?

    1.0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年代学生难以获取国外院校的招生信息,市面上便诞生了提供留学服务的中介公司。国外有些学校因为名气不好等各种原因招不到学生,便找到国内的一些中介公司帮忙招生,并支付招生的佣金,大约是学生第一年学费的10%-14%。很明显,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中介的立场与学生并不一致,有动机做出损害学生利益的事。

    第一个“坑”:中介会把学生介绍去合作学校,赚取佣金

    有些中介不满足靠佣金赚钱,自己去国外建校来招生骗钱(即野鸡学校)。随着坑人事件的增多,国家开始认定传说中的“留学中介资质”。留学中介只要押一笔钱给国家管理部门就可以领“留学中介资质”,国家通过押金来约束。很明显,它的作用只是一种惩罚性的约束方式,并不是说有资质的就很好,但中介总拿来说事儿。

    第二个“坑”:中介拿“留学中介资质”大做文章误导学生

    今年1月,“留学中介资质”已经被国务院取消了(参看:http://dwz.cn/58q6RT


    2.0模式

    2.0模式出现在互联网已经发展起来的2005年左右,这时候野鸡大学很难骗到学生了。我要强调的是,2.0模式的出现是市场自发对1.0模式的修正,包括后面我会提到的3.0模式,也是市场自发对2.0模式修正。要相信市场的力量。

    2.0模式是这样的: 1. 不和学校合作 2. 只申请学生愿意去的学校 3. 申请不成功全额退款

    它看起来和学生的利益是非常一致的,但就是这种模式下仍然存在问题:

    2.0模式的第一个坑:虚假承诺,比如抬高学生的期望又没能力兑现承诺,案例造假,虚报顾问资历等

    签约前机构承诺可以帮你申请前10的学校,结果只申请到前50,但你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了,所以多数情况下你是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的,那机构就可以顺利赚到这笔服务费了。

    2.0模式下第二个坑:留学行业的顾问流动性太大

    为什么?因为公司给服务顾问的回报不合理!比如一个学生收费3万块,而顾问只能拿到几百最多一两千的奖金!这种回报不合理是导致服务顾问离职的根本原因!终极的解决方案是顾问自己出来单干,而且越有能力的顾问越愿意自已出来开公司,于是机构里面留下来的就是新手和经验一般的顾问,业内不少公司每年大概30%的离职率(像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成立没有多少年,几乎每年都有人出来创业)。

    这里就有个悖论了:大公司有品牌也很好找到,但好顾问容易流动,经常要补充新手,导致顾问平均水准较低;小公司的好顾问相对稳定(因为自己就是老板或合伙人),但是名气小很难打听到


    不过,现在已经有解决方案:3.0模式,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也已经从2.0模式换到3.0模式下工作了。

    3.0模式,说白了就是一种去中介化的平台模式。我现在入驻的“留学快问”平台就是这种模式

    什么叫去中介化?简单讲就是学生和顾问在平台上直接对接,顾问和平台不是雇佣关系,只是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直接在平台选择我们这些服务老师,直接咨询和体验服务再考虑签约。(这个互联网模式还是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3.0模式是怎么解决前面提到的坑的呢?

    1. 学生直接和顾问接触,服务费全部给顾问,顾问的回报合理了,就解决了流动性的问题,学生得到的服务就更稳定

    以我为例,之前给公司打工,每年服务二三十个学生才收入十万多,其他收益除了给公司就是分给了销售;入驻平台后,去年服务9个学生就收入二十多万,学生少,我给学生服务的精力也更集中。

    2. 2.0模式下“虚假承诺”的坑,可以通过平台的监管措施来解决入驻的时候,平台会审核我们从业资历的真实性,没法造假;同时我们过往的案例也会由平台和当事学生确认真实性;再有,我们在平台上接触过的学生(无论签约没签约)都可以给我们的突兀评价,好评差评都会被公开,相当于是一个“信用系统”。我认为这个“信用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虚假承诺的问题。

    3. 顾问收益多了,时间多了,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

    我有一个同样入驻【留学快问】平台的上海同行朋友,去年就利用时间自己去美国深度采访了她经常帮学生申请的很多高校,以后指导学生就更有优势了,这就是正向的良性循环。

    关于3.0模式的问题,我也还在思考中,比如留学是重决策的行为,搬到线上是否能长远?

    看到这里,有人会好奇我为什么要揭这些黑幕?因为现在我已经不用再受制于任何公司啦,而且个人觉得,这些坑和黑幕或许在以后会消失!我今天把这些黑幕说出来,也是在推动它们的消失!用心服务好学生带来的收益绝对会比去坑学生带来的大

    如果你正在担心找留学机构会遇到坑,希望我上边的分析能帮到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不喜勿喷。

    也希望每个想找留学服务的学生都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坑,找到靠谱的顾问,都早日得到梦想的录取结果。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