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院校信息

就你所接触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优势到底有多么强大?

就是你打心眼里不得不承认的,发达国家之所以为如此发达的底蕴所在。

2 个回答

  • 陈年大枣 | 2017-09-01 15:38:43

    谢邀。我自己学国际关系的,研究生实在美国念的。其他专业我不敢说,我自身的感觉是,我们和美国国际关系上的差距是视野、自信和扎实钻下去的研究。对于美国来说,他是全球霸主,所以他从政府到民间,支持且鼓励学者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深入地研究对方的国情。而且,大部分的人,一辈子就做一个国家的一个方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视野小。相反,单一问题做深入以后,从这个问题出发,可以看到其他问题的很多面向。每个人都这样,累积起来,整体水平就远远超过别人。
    举几个小人物的例子吧:
    我的一个老师是做内战研究的。她耶鲁大学毕业,会西班牙语,博士论文写的是哥伦比亚游击队有关的问题。她和我们说,25岁的时候,一个当地人都不认识的情况下,为了写博士论文,去哥伦比亚做了350多天的田野调查。自己去和当地的档案馆管理员交涉,采访过去的游击队员和领导人,采访政府军,采访老百姓等等。还和我们开玩笑说,她有时候也冒充加拿大人,因为当地有不少人对美国人不友好。通过这样收集数据,回来写成博士论文。
    另一个老师是用人类学方法做国际发展方向的研究。她会说葡萄牙语。她说,自己准备博士论文的时候,看看全世界说葡语的就那么些国家,觉得葡萄牙、巴西都有很多人在做,于是她选了安哥拉。她先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把所有她能找到的有关安哥拉的英文资料都看完,从最早教会人员写的报告开始读,然后去安哥拉做了一年的田野调查。期间,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在国际组织做国际发展工作的非洲人,跟着对方观察了一年。离开后也和对方也保持联系,每年又回到当地重访,这样写成的博士论文。她之后也写过关于波黑战争国际维和行动如何反而导致族群分裂,这就是单一问题在一个国家做深入之后,放到不同国家可以运用的例子。
    这些都是小人物,或者至少当初去做那些事情的时候,都还只是小人物。背后支撑的,是学校、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投入,学生的坚持和社会的期待,使得学生可以在各个方面充分的成长。视野和自信,就是美国由全球利益,要关注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扎实,就是一个人可以默默地在一个领域深入扎下去,而不用担心总是被人问:这有什么用?如果放在中国,有多少人会关心安哥拉?这样的人,在现在中国的高校里面,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我们一直说要有国际思维,但是基本以美日台为主,公共讨论中也是如此。当然,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做相关的努力,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和对方比比,差距不小。
    我不是鼓励大家无头苍蝇瞎撞,我自己按照目前的路走下去,应该也是做中国外交政策。我只是觉得,别总是一上来就问“国际关系有什么用?理论研究有什么用?”即使是热点问题和实际政策制定,都离不开长期扎实地对目标国的深入研究。在这个往下钻的过程中,谁都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一上来就要明确地知道有什么用,就堵死了日后无限的可能性。

    本问答由陈年大枣提供

  • 陈年大枣 | 2017-09-01 15:16:47

    谢邀。
    数学这边美国很大程度还是靠吸引外国学生来支撑其研究生队伍和科研队伍的,中国就不说了,印度越南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很多也是跑到美国来读数学研究生的,还有韩国人也有很多跑到美国来的,日本好像来美国的比较少,人家自己数学就不错,俄罗斯这种则是有往美国跑的也有往法国跑的。美国一方面科研水平高,另一方面给钱确实大方。我不是说美国本土学生不行,我只是觉得美国数学界本土学生和外国学生至少是平分秋色的状况。现阶段美国数学PhD招收国际学生比例,我保守估计30%以上吧。这里的国际学生我不把加拿大和墨西哥算在内,就单纯指亚洲欧洲大洋洲等等传统意义上的“非美国人”。

    单就数学界而言,我并不觉得美国本土的人才优势有多大。我只是觉得美国对数学研究生(无论本土还是外国人)的尊重程度让人感动。什么时候国内也能学会尊重研究生的个人意愿,学会关心研究生的需求,学会为研究生服务,把院系和学生的关系、导师和学生的关系看得更为平等的时候,我才觉得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有希望。

    本问答由陈年大枣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