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院校信息

吃的方式能否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内涵?


2 个回答

  • 慕容玉京 | 2017-08-30 15:21:45

    以前在香港上大学的时候,学院请了一个多年前的港姐来教我们餐桌礼仪,这位女士边用餐在饭桌上给我们讲了许多。包括如何喝咖啡,如何且切牛肉,如何用餐巾,如何叫服务员。这顿饭让我吃得很是脸红,心道原来这一顿饭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前我却从未注意过。
    一直待最后上甜点的时候,这位女士说课了一句让我受用至今的话。
    她说的话大体如此: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我还没告诉你们,那就是,如果同你用餐的人违反了之前任何一条,哪怕他全部都没做对,不要放在心上,忽略掉就可以了,因为一旦你因餐桌礼仪而产生了对别人轻视的念头,那便是最大的失礼。

    本问答由慕容玉京提供

  • 慕容玉京 | 2017-08-30 15:16:59

    我们部门经理,一个40多岁和蔼到无以加复的中年人,对上不卑不亢,对下一视同仁。每天都是嘻嘻哈哈的,业务能力强,信佛。一次公司完成一个大单聚餐,总BOSS也在。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便谈论到了素质这个问题上,经理呵呵笑着一言不发。这时,一位姑娘说我吃饭就受不了别人吧唧嘴儿,又有人说,我那吃饭人不上桌,菜不齐是不能动筷的,应者如云,我也搭了声。BOSS说这个事情好,以后谁要是吃饭吧唧嘴,就让谁买单,这次等菜齐了再吃饭。
    众人等到菜齐了,在问服务员得知已经没菜可上了,于是动手吃饭。便在这时,我们这位平日里面最和蔼的经理,说等等。他笑脸满面,拿了一个盘子,在几盘菜上各夹了一点菜,又叫服务员上了一碗米饭,随后笑着说,“你们吃,我去外头随便吃点,我吃饭吧唧嘴,怕碍着你们。“说着就出去了。当时包厢里头那种尴尬,如今我也记得清楚。后来BOSS出去估计劝了两句,经理依旧没有回来。第二天到公司,这位和蔼的经理如旧,在今后的日子里也是,并没有记仇的现象也没针对谁,今后部门聚餐他也从来都是在场,吃饭斯文得体,别说吧唧嘴,如何劝,滴酒都不沾。
    当时我始终不明白,这位从上到下不露任何锋芒的经理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那时我始终认为,他当时的表现和今后表现的两面性,他只是在为我们上课。辞职的那一天我问了经理这个问题,他跟我开玩笑说,“口能言为秘,心不能言为密。我是位大师阿,这是禅宗的法门,今后你在心上体会到了就是懂了,现在我讲了你也是不懂。”
    我觉得经理是在故弄玄虚,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很崇拜他。有些人按照我的文字描述会觉得他是像弥勒佛一样的人物,事实上他身材匀称,五官端正,由内而外所散发的气质,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君子如玉,尤其他说话的口音就如蔡永康一模一样。所以他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远,工作上和生活上我始终以他为标榜。
    许多年后的许多年后,我依旧不懂他的道理。一天,我从原来的朋友那里得知他已经辞职,到了乡下结庐而居,朋友还略带讽刺的说,真是疯魔了。我敷衍了两句,翻出电话薄,庆幸的是,我始终留着他的联系方式,他也没换号码。我们谈了很多,受益匪浅,最后我请教了他关于当初那次聚会的事情,他只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幽人清事总在自适。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后来我思来想去,依旧算不得通透。我上百姓知道不算久,前些天看到有人说“人最大的善意,是不因为自身的强弱去麻烦他人。”如今,当时经理的举动,我才算是食到了三分味。
    当年,那些在酒桌上侃侃而谈,不能容忍他人行为来体现教养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的本身就不是一件具有教养的事。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以一个地方为目标,出发心却是错的,走在这条路上自然也是错的。
    我觉得,一个人的教养是对自身而言的,并非是对他人而言的,当你的教养到了一种他人需要去包容你而改变自身的时候,这本身就是极具没有教养的行为。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
    教养亦如是。

    本问答由慕容玉京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