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升学留学

菜鸟准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师范生斯密达 其实我指像讲课啊,做幻灯片,写教案之类的,对于在读师范生可从哪些方面做起呢?谢谢~

1 个回答

  • 青葭 | 2017-08-30 13:35:23

    这是一个欠了大家很久的答案,之前以为没有相关问题,本来打算自问自答的。搜索了一下,发现了这个问题,勉强算是应景吧。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教学工作非常繁忙,所以百姓知道上的答案只能保证内容完整,不敢确保文字本身的精美。大家能看明白就好。


    教师(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其实和学生学习是一样的,总结下来无非听说读写四个字。

    听:多听听全国名师的讲课。网上有很多相关资源。我这里只提供一个自己常去看的资源区,那就是B站“科技”版块下的“演讲·公开课”。演讲•公开课 - 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如果你点开这个网页,会发现下面有很多热门标签,比如说“高考”“高中”“物理”“化学”……等等,各取所需吧。


    其实网易公开课什么的也挺好,但我为什么选择了B站呢?因为B站上的视频有很多都是学生朋友上传的,他们选择的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老师喜欢的课程;其次可能有各大网校把自己从前的课放在这里做宣传,那么选的也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华课程。而其他视频网站的公开课我也看过,感觉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明显是为了录课而录课。一般人也许看了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行内人的自我提高来说帮助不大。


    听的方法:你要是个乖宝宝,你也可以边听边做笔记。我觉得在百姓知道上教大家如何做听课笔记这挺扯淡的。大家上课堂教学论的时候多用点功,或者去网上搜一搜其他老师怎么做的听课笔记,选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去模仿吧。

    你如果像我一样是个懒虫,那就把视频打开当成背景音乐,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反正这些老师讲的课我们主要听的是方法和思路,并不是每一句话都要捕捉。(比如说B站上的很多补习学校老师讲课视频几乎每节课都要黑一下公立学校老师,说我们混吃等死啥的,我就当没听见)

    有所感悟就好,不一定要求自己彻底地掌握视频中的所有内容。你们也有自己的灵性。



    说:新老师刚刚到学校,一定有很多竞教比赛,如果选到了你,不要推辞。现在没结婚没带娃身体也正当时,略微熬点夜打磨几个好课还是值得的。虽然有可能会名列倒数,或者受到评委苛刻的评价,但把自身的不足藏着掖着那也不是个事儿。毕竟,全国大多数学校甭管私立公立,你就算混成了人精儿,只要教学上过不去,在人家眼里还是不入流的。



    读:其实网上应该有很多教育类书籍推荐了。我也曾经提到过几本。但现在想来,与其开书单,不如划范围。

    教学技能类的书籍,选择一些一线教师的作品。我近来读的相关作品已经很少了,所以只能告诉大家前些年的东西,比如说“大夏书系”“万千书系”什么的。但是我想现在一定有很多新的优秀作品涌现了。这一类的书籍要记住中西结合,甚至有条件的话多读一读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著作。


    专业素养类的书籍:我学识有限,只能拿语文举例。老师们不要只盯着教案和教辅,多看一些美学类和文化史相关书籍才是正道。就拿B站上那些优秀老师的视频来举例,里面的人几乎都是名校毕业,甚至有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来做高考辅导。那种高屋建瓴的视角完全不是区区几本教辅资料能够带来的。

    拿中学生写作来说,我们都知道议论文要论据翔实,论证方式要多样,甚至要适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但你跟学生这么说是没用的。你得带着他们提升审美品位,让他们自己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又为什么好。他们才能有意识地进行模仿。



    为什么论证方式要多样?我们以《画》这首诗为例。由于教材改版,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没有学过这首诗了。我当时在课堂上念出“远看山有色”,学生马上在下面接“近看……”我说不对,绝句已经很短了,那么形式上一定要精致。远处都看了,近处还是看的视角,多么单调呀。那么大家猜一猜,下一句到底应该怎么办?于是学生沿着这个思路一想,已经看过了,接下来就是听了。“近听水无声”这句话几乎是学生自己下意识想出来的。

    我又拿大观园门前的假山为例,说明一览无余的风景往往是缺少回味的。所以行文不能只讲大白话,而要学会用各种方式使得文章摇曳多姿。当然展开说就跑题了,此处不赘述。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文艺审美对于我们教学的帮助。有些东西只教技能的话,直接让学生捧着教辅资料读或者去扣扣空间热门分享里看那些《高考这样答,语文不上140都难……》一类的文章就可以了。还要老师干什么呢?



    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一类书籍也很重要,在你自己阅读能力范围以内,能够找到的书都可以读一读,尤其是你感兴趣的。不要管心理学专家们如何看到你手中的作品,反正咱不是心理专业的,目前就这水平,能读一点儿总是好的。慢慢再提高吧。

    教育类书籍可以让我们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心理学类的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比如说很多老师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课堂上你说了一个什么词儿,学生马上想到了一些带颜色的东西,于是在下面挤眉弄眼地笑。如果读过《人类性幻想》,也许你就不那么容易对这类事情感到沮丧和紧张了。



    写:不说多了,百姓知道上答题总要来点儿吧。学进去是骗人的,输出的才是自己的。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尽量少传播负能量的好。我基本上不会掺和类似于“教师待遇”“社会地位”“教育公平”这些周期性问题,除非当时的确有值得一提的现象需要说明。大家带着提高、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来答题写文章,而不是带着一种“你们都不理解我我好悲愤”的心情来逛百姓知道,也许生活会美好得多。

    同时也建议很多年轻老师不要为了突出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而贬低身边那些只是把教育教学当作普通工作来做的人。你每在百姓知道上说出一句煽情的自我感动的话语,就很可能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拿去对现实中的老师进行苛责和批判。而你们在教育这个行业待得越久,就越该明白这个行业的不容易。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开书单!不开书单!不开书单!

    如果要找书,建议多逛逛书店,就算我们这种西部二十线小县城的书店,也常常能发现几本好书的。

    此外,豆瓣教育心里类热门书籍和亚马逊销量榜单也可做参考。


    这个答案是在Live里承诺过大家的,所以写在了这里,来得太迟请不要见怪。

    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有人持续在听我讲过的Live。为了避免大家花冤枉钱,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真正的教育教学素养提高,肯定还是要靠阅读和实践。我的Live只是传播一些简单的思想以及帮助大家解决一些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说白了就是细枝末节。如果你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或者在教育技能上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也办法给自己系统的书单,那么你可以去听一听。如果你本身阅读量很大,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了,还是建议你多读书。


    如果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你们可以提出来,不过我应该没有时间修改哈哈哈~

    祝大家所有节日都快乐么么哒。

    本问答由青葭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