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回答
-
| 2017-08-12 11:20:18 广告
因为鸽子很好吃……你看写鸡写羊写猪的也不多本问答由曾巩不作诗提供
-
| 2017-08-12 10:57:32 广告
谢邀。
为什么古诗词中很少写鸽子,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1.可替代意象太多 ,竞争对手太强大
2.出身太差,没人捧
所以鸽子没有火
如题主所说,做信使的还有大雁,除了大雁还有鱼,青鸟,驿站,每一个都比鸽子有来头。
古人就是喜欢用典,喜欢引申意义。
喜欢想象的空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明说,要攥起拳头来要你猜,要拐几个弯才有韵味。
所以这些送信鸽子专业但其他方面花哨的往往更文人青睐。
比如大雁,耳熟能详的有: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但是鸿雁真的能传书吗?
事实上,鸿雁传书除了苏武那次是个意外,后来指的就是飞鸽传书。
但这个出身跟苏武搭上了关系,可以说是根正苗红了。
再比如鱼和驿站
鱼传尺素,驿寄梅花。
驿站还靠点谱,但尺牍素书揣鱼肚子里,那不瞎扯淡吗?
这种东西也只能活在典故里,可操作性太差,俩人写封信像特务接头一样,一不小心给吃了,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干,除非脑子有坑。
但是人家是条有故事的鱼,所以也成功跻身诗词界的网红行列了。
至于青鸟(特指古诗词中的青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种诞生于山海经,活在传说里的动物,被看做西王母的使者。
西王母啊,这可是妥妥的二代。
所以青鸟是什么身份,搁在西游记里,就算想吃唐僧肉也会被救走的。
相比之下,鸽子就实在多了,前边那几个追根溯源,都是信使行业的高富帅。而鸽子是真·信使,就是传信用的,这个出身实在是太实在了。
张九龄家里养了一群鸽子,用来跟亲朋好友传信,特别靠谱。
一般这种老实巴交且长相平平无奇的动物,都不太会出现在很有名的诗里。
我所知道的写鸽子的诗,比如徐夤(唐)的白鸽,梅尧臣(宋)的野鸽还有杨维桢(元)的义鸽三章都很小众,更不用说那些更冷门的连作者都不可考的了,根本没什么机会被我们看到。
相比之下,大鹅就要感谢骆宾王了,因为他大家才都知道曲脖向天歌。
而且鸽子即使作为信使出现也未必叫做鸽子,比如:
飞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运)
还有雪衣,白凤之类的,总之都没有什么名气罢了。
这么一种好吃又实用的小动物竟然还这么默默无闻,大概是应了那句无事夏迎春,有事钟无艳吧。
评论有补充。本问答由曾巩不作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