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小事,一呼百应!

百姓网 | 百姓知道

升学留学

作为一个大学生,怎样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

生活方式

2 个回答

  • 匿名用户 | 2017-08-12 09:42:01

    我将尽量不引用理论,通俗地给大家讲点实用的东西,文章不短,感谢阅读,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栩先生 - 百姓知道专栏。

    先抛出一个观点:在我看来,所谓有质量的大学生活,不一定非得要做出什么成绩,当过什么主席,而是能很好地掌控自己,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自己大致知道和能接受的。而不是浑浑噩噩、混吃等喝,直到毕业季来临,才无奈面对最后的结果。

    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要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负责,在你过完大学生活,即将毕业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

    你是真正读了四年大学,

    还是只读了一年的大学,然后重复了四次?


    1.

    上面的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

    因为这需要很强的内驱力,能做到这样的人,会知道自己每一步在做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联系实习,什么时候该发表论文,以后到底是读研还是出国还是工作……

    然而,我们都知道,大学里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他们不是学霸就是大神,或者就是个传奇。

    根据我这几个月在后台回复的上百封私信来看,很多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学生,所描述的最多最主要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迷茫

    “我想努力学习,但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我也知道天天玩游戏不好,但就是忍不住”“快毕业了,我对未来没有一点概念,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我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不知道该怎么办”……类似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根本地就是因为缺乏自控。

    长期无意识地熬夜或者白天睡觉翘课,情绪低落或者易哭易怒,沉迷游戏或者影视剧,床铺凌乱、肥胖、拖延症等等,这些都是极度缺乏自控后的失控表现。

    看过一本书里曾提到,有一项研究,它对大学生的三十多项品质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对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肃,这些人学习的好坏纯属偶然。

    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

    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这不仅影响成绩,还会影响个人形象气质、心态情绪甚至工作后的表现。

    所以说,你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你缺乏自控,你之所以缺乏自控,是因为你不仅缺乏自控的能力,而且少有想过如何去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2.

    值得庆幸的是,自控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否则就不会有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之类的故事了。

    如何提升自控能力有很多方法,光是这方面的畅销书都有很多本。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没什么用,因为大多数人压根就做不到。

    我还清晰记得,我们读大学那会最流行的书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的作者是一个农村大学生,非常勤奋、自律,25岁就成为了CEO。当时很激励我们,一群人每天把书放在枕边翻来覆去地看,甚至兴奋地睡不着觉,然而不到一学期的时间就没人再谈论这本书了,该玩游戏的玩游戏,该翘课的翘课,该瞎扯谈地瞎扯谈,目之所见,对我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的自我驱动力。有许多人,学习是要靠老师吼的,起床是要靠家长催的,上课是要靠点到的,看书是看心情的,写论文是看deadline的,甚至连入党都是同学推荐的。

    即使偶尔因为刺激/鸡汤/打击/羞耻等等奋起一段时间,过不了多久,就又恢复了原样,用我父亲的一句很俗的话说就是:鸡公屙屎,头节硬。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说再多地要去考证、练英语、学习软件、锻炼身体什么的,都没有用,因为根本做不到。


    ——我很了解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大学里也曾经颓废许久,直到大三快毕业前才振作起来。后来工作生活走上正轨后,我曾反反复复地去回溯和思考那段颓废的日子,为什么就是不能像那些学霸们那样规律的生活学习,为什么就是没有长久的奋斗动力,为什么总是过得一塌糊涂。

    思来想去,总结出了很多原因,其中最核心的三条就是:没有清晰的目标,这让自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正向的反馈,这让自己缺乏持续的动力;没有刻意锻炼意志力,这让自己惯于脆弱。



    3.

    鸡汤熬得差不多了,下面开始给勺子。

    第一条.尝试带着目标去做事

    这是《柳传志管理日志》里对我启发最大一句话,其核心在于将自己日常所做的事情、行为与特定的目标联系起来,使自己始终处于完成目标的途中。

    而困难则在于如何建立目标,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有两个:一是目标要能被量化,凡是不可准确描述的目标,都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比如你很喜欢打游戏,也觉得自己游戏有天赋,以后想当大神,靠游戏养活自己。然而什么是游戏大神?是参加职业战队、打个世界冠军,还是天梯打上2000分,要怎么练习?成为大神后,又如何养活自己,是打职业比赛,还是开淘宝、做解说?打职业比赛,职业生命有多久,开淘宝要怎么进货怎么运营,做解说要怎么入行、如何提高关注?自己要在什么年龄段做到哪一步?这些问题没有理清楚,就奔着做大神去没日没夜地打游戏,很难有出路。


    二是目标切不可太长远,动辄五年战略三年规划的,没有什么意义,目标太过长远太过艰难,会很快消磨你的斗志。如果想让自己的大学四年过的有意义,就先想想自己四年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后为自己找一个对标的人物,比如某学霸、某大神、某明星、某励志人物等等,去研究他们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到底是哪些特质让你觉得你想要成为这样。然后,结合你现在的实际,将这些你目前所达不到的成就、特质进行逐一分解,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然后再向着这些目标去努力,你不一定要真的实现他们,但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在进步,你就能一定能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改变。


    第二条.建立正向反馈

    为什么工作时你会有动力,因为到月底就会发工资;为什么谈恋爱你会有动力,因为从暧昧表白到确立关系到牵手接吻乃至同床共枕,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为什么你能坚持打篮球、打游戏,因为每投进一个蓝或者赢了一把都会给你及时的正向反馈。


    而许多人之所以定了目标也坚持不下去,问题就在于目标与最后的结果之间离得太远,这中间枯燥、繁琐而艰难的过程让你难以忍受,很难有持续下去的动力。

    对此,我们可以在建立目标时,就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有明显正向反馈的目标,比如健身,基本上你只要坚持每天完成固定动作,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肌肉线条的生长;又比如开公众号、百姓知道答题,只要有人阅读、有赞数增加,就能激励你不断地去写东西。所以,对个人意志力不强的人,强烈不建议定一些枯燥无味的目标,你会自己打败自己的。


    另外,还可以尝试利用外部力量进行反馈,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扇贝打卡,将你每天学习单词的情况在朋友圈分享,又如喜欢读书的加入读书会或者考研时和考友成立小团队,互相了解进度,交流心得。更直接、也更有效的,则是直接经济激励,钱这种东西,对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都是行动的最大动力,但我不推荐室友、母子、情侣之间采取诸如“谁完不成目标就给钱”或”完成目标就奖励钱“的方式,亲测效果甚微。对于那些对大多数事情都坚持不下去,也觉得大学里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人,我会建议你开动大脑,或利用学校的平台,以需求和服务为基础,做点小生意,或早一点兼职实习。你会发现,那些大学里为了挣钱而折腾的学生,往往会更有自律性,也更有执行和行动意志。


    第三条.刻意锻炼意志力

    当你做好前两条之后,应该就能初步摆脱一塌糊涂的迷茫生活了。这时候如果想让自己更进一步,能定下并完成更艰难更长远的目标,实现人生的逆袭,根本上就要从终极动力入手了,那就是意志力。


    现代的科学研究,对意志力的定义、作用以及控制机制等已经有了很多结论,其中我认为最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是这两条:一是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一段时间里,你在这里用的多了,在别的地方就会少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大三奋起努力的时候,曾想过“毕其功于一役”,全方位的纠正自己,例如,有必要坚持在傍晚的学习日,自学时间,还要纠正坐姿,当笔记必须改变过去的一丝不苟的中风时,后来发现几乎难以忍受,最后只选择最重要的那条——坚持上自习。好钢用在刀刃上,意志力也应该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不是轻易地在对抗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耗尽,因为,你的意志力很有限。


    二是意志力是能够锻炼提高的。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保持情绪的乐观稳定和充足的睡眠。但更关键的是,要“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这是与我们传统观点相悖的一个思路,但事实上,对于意志力原本就不强的人而言,立长志往往坚持不了,这种失败对意志力是更大的打击;而选择一些日常事务“常立志”,不断建立“我可以做到”“我能够克服”的成就感,可以使得对自己的意志力更有信心和把握,比如可以尝试一下“今天晚上十二点前关电脑睡觉”,“下周一,我选择六点钟起床”,“就这个想法我要写一篇文章”,经常给自己这样的成功暗示,会帮助锻炼意志能力。


    4.

    我本来还想再深入阐释一些观点,但内容已经很多了,鉴于大家“太长不看”,这次就先到这里。

    以上说了那么多,很有可能对正在读大学的你而言,也就是一晚上的激励。

    不过没关系,如果以上你都做不到,那不如彻彻底底放松下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大学的四年,你可以尽情玩耍、谈恋爱、游戏,甚或颓废。

    当你大学毕业后,还是会有奋起的可能。

    因为,你即将面临的工作会逼着你不断去适应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大学里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一出社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会做,在学校里那是因为每个月你不用干嘛也有人给你定期发钱,所以啥事都不做——出学校后,为了吃饭,你就会发现让你干嘛你就得干嘛。


    但到了那个时候,请不要再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优秀,我之所以没有成功只是没有去做而已,那个XXX有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

    因为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比你天赋更好,比你更加优秀,比你更加勇于尝试而又更加努力的人。

    除了你自己,谁也不会为你的失败买单。


    希望这几棒子,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http://weixin.qq.com/r/JzjexivEpnbZrW_l9201(二维码自动识别)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匿名用户 | 2017-08-12 09:19:50

    当你躺在床上时,
    能够平静的睡着,
    脑中没有对白日的遗憾,
    没有因想弥补点浪费的时间而反复的点亮熄灭手机屏幕,从而导致的辗转不能寐,
    也没有对新的一天感到索然无味与疲惫,
    这便是有质量的一天。

    如果想要生活有质量,那就得做些有意义的事,其他答案中的学语言,考证,做志愿者等都值得提倡,不过还是看个人追求与意愿,但是锻炼身体无疑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并且能让人受益终生的。
    其实私以为读书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它能让人找到自己,并让自己变得特别。
    身边有太多花大把时间看综艺与国产青春剧的姑娘,出口三句不离当红小生,妆容尚可却举止无礼甚至粗俗,三五成群时靠八卦与背后揭人短来喂养彼此促进感情,一个个隐形的谣言制造工厂就在寝室与校园中冒着蒸汽。
    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成为这一类人,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余生都不要。一直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前人的智慧,甚至是前人的悲剧,都能指引我们去走更正确的路,也警醒自己,走的尽可能谨慎些。
    二十岁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年纪,
    却也是最容易一无所有的年纪。

    本问答由匿名用户提供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